作为贵州著名的热门景点,肇兴侗寨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票价是多少?你知道这件事吗?下面,边肖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来看看吧!
景区特色
肇兴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侗寨,有“第一侗寨”的美称。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沿河而建,流花流水,小桥流水,给人一种不在江南,却胜于江南的感觉。除了看具有侗族特色的鼓楼和花桥,来到肇兴侗寨,一定要看侗族大歌的表演,每天两场(上午10点和晚上8点,表演往往长达一个半小时),其次是鼓楼群,夜景特别好看。
基本信息
地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优惠门票
成人票:100元人民币(周一-周日,1月1日-12月31日)
半票:14-18岁儿童,持有效证件在校学生。
免费:14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退休人员、残疾人、现役军人等。被出示有效的证书。
:交通指南
1.从贵阳坐动车到高铁站,从江。高铁站从江,离肇兴东寨不远。有直达宅门的车。车费是2元。
2.从江汽车站坐班车到肇兴,3个小时,19元。
3.黎平方向:乘坐黎平汽车站至肇兴的班车,7:20-16:45,每天9班。票价21元。
:Tips
1.唐安台在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景点。你可以根据你想看什么样的风景来选择要去的月份。
2.在少数民族村寨遇到敬酒的,出于礼貌,还是敬酒。否则后果可能很惨。他们的米酒醇厚,度数不高。
你好,有三个景点:1、侗寨占里地址:从江县 侗寨占里至今保存着十分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密布,空气新鲜,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污染;占里村本身亦被一片茂密的森林所履盖,浓荫下的低矮木楼,看上去很像一个原始时代的部落遗址,而不像是一处现代村庄,但真正深入其间,人们却又会被这儿独到的文化与文明所震撼。
作为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这里又处处体现出侗族文化的突出特征,比如花桥、鼓楼之类的侗寨“标识”系统和符号,在村中是十分突出地呈现着,而其粮仓、禾架、木楼、蓝靛、鱼塘、传统服饰、大歌音乐、牛腿琴、琵琶琴等侗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也无一不显著地存在,这就使得热爱侗族文化的旅游者们喜出望外——他们将在这儿看到几乎是完全纯粹的传统侗乡。
作为一般的游客,或许人们更关注于占里的另一奇特文化——原始的“计划生育”制度。自古以来,占里村人实行一种“计划生育”制度,即每家每户只准生二个孩子,故千百年来,占里村一直保持着人口的零增长!就是说,该村的人口没有增加。这当然是一种罕见的奇特文化现象。他们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呢?当地人的解释是为了保持生态的平衡。这种解释不免给人感觉有些“现代”,有点难以置信...你好,有三个景点:1、侗寨占里地址:从江县 侗寨占里至今保存着十分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密布,空气新鲜,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污染;占里村本身亦被一片茂密的森林所履盖,浓荫下的低矮木楼,看上去很像一个原始时代的部落遗址,而不像是一处现代村庄,但真正深入其间,人们却又会被这儿独到的文化与文明所震撼。
作为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这里又处处体现出侗族文化的突出特征,比如花桥、鼓楼之类的侗寨“标识”系统和符号,在村中是十分突出地呈现着,而其粮仓、禾架、木楼、蓝靛、鱼塘、传统服饰、大歌音乐、牛腿琴、琵琶琴等侗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也无一不显著地存在,这就使得热爱侗族文化的旅游者们喜出望外——他们将在这儿看到几乎是完全纯粹的传统侗乡。
作为一般的游客,或许人们更关注于占里的另一奇特文化——原始的“计划生育”制度。自古以来,占里村人实行一种“计划生育”制度,即每家每户只准生二个孩子,故千百年来,占里村一直保持着人口的零增长!就是说,该村的人口没有增加。这当然是一种罕见的奇特文化现象。他们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呢?当地人的解释是为了保持生态的平衡。这种解释不免给人感觉有些“现代”,有点难以置信,但仔细考察的结果,则又的确如此,真令人不可思议!若大的中国,历史上人口压力从来较大,但却直到本世纪中期才由人口学家提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思想和建议,而占里一个小小的边缘山区小寨,却千百年如一日地自觉遵循着计划生育的原则,这确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这里人利用自身的内部力量,成功地控制了人口增长,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平衡,他们生活富裕,身体健康,精神充实,老人长寿,与大自然和谐相伴,是现代人梦寐以求而难以得到的世外桃源! 2、小黄村地址: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境内 小黄村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境内。高增是一个充满了田园诗意境的行政乡,小黄是高增乡下属的一个村,又被公认为“大歌之乡”。高增和小黄同时又是两个非常著名的侗寨。高增出美女,小黄产音乐,因为这儿的人们不仅人人能歌善舞,而且这里就是侗族誉满中外的多声部音乐-大歌的发源地。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的奇妙组合震惊世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其结构的复杂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黄村内有许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歌队,各种歌队于侗歌演唱风格方面均有独创,且各有其成就。尤为感人者,是其老年妇女歌队,她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音乐的灵感编写了侗族音乐最杰出的乐篇《嘎老》。 3、岜沙地址:距县城7.5公里景点介绍: 岜沙苗寨距县城7.5公里,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5个自然寨组成,全村475户2244人,是一个崇尚自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岜沙系侗语地名,苗语称“分送”。译成汉语即“草木繁多的地方”。
岜沙公路修通已半个世纪,这里依然箐黑岭翠,树竹幽深,古藤缠绕,松涛阵阵,浓荫蔽日。主要得益于严厉的古规民约和朴实的生态观。盗伐林木除了退赃以外,还要罚三个一百二(即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请寨人食用,岜沙人生小孩、葬礼都要栽树的优良传统,使这里森林能完好保持至今。 被誉为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的岜沙,至今保持着一、两千年前古老的原始习俗。岜沙男子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头部四周剃光,头顶挽着发髻,身背腰刀,手牵猎狗,肩扛火枪,一身古代武士装束。岜沙妇女服饰简约,身着黑色对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鲜艳的刺绣。其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民居和习俗原始古朴。这里原生态民俗风情浓郁,民族节日众多,农历十二月初一的苗年,三月初三后丑日的映山红节,六月初六后卯、辰、巳三日的秋千情人节(吃新节),十一月十九的芦笙节等最为隆重。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