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有一年青渔郎,姓胡名春,在鄱阳湖中网到一盒,内贮明珠一颗,便欣然回家。路中有一绿衣少女,啼哭悲切,问其故,说是丢失明珠,渔郎胡春当即奉还,少女拜谢而去。他日,渔郎打渔时忽逢狂风暴雨,刹时天昏地暗,正在危险之时,有绿衣少女手执明珠,为渔郎导航,转危为安。此少女是瑶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触犯天规,贬于鄱阳湖,独居碧波之间。两人由爱慕结成佳偶。渔霸盛泰见大姑美貌似花,顿起歹念,但无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与胡春结为夫妇,乃派遣天兵天将捉拿大姑,渔霸盛泰也趁机加害胡春。当大姑被劫持于空中时,见胡春被盛泰击伤,且欲置之死地。大姑无奈,即将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将盛泰镇压于湖底。此鞋即成为山,所以,大孤山实为大姑山
鄱阳湖,位于庐山东南面,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宽74公里,面积3960平方公里,全部在江西省境内,它是赣江、修水、信江、抚河、饶河等河流的总汇,乃南湖与长江交通之要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鄱阳湖,原叫彭蠡湖,据都昌县一些老前辈讲,这里还有一段关于彭蠡造湖的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时,江西这块地方并无大的湖泊,故每年不是大旱便是洪涝,民不聊生,到处流浪,十分悲惨。后来,赣北出了一位叫彭蠡的勇士,力大无穷,且勤劳、善良、聪明,肯帮人解难。百姓连年逃荒要饭,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立志要开凿一座大湖泊造福于民。说事容易做事难,他首先说服家人,动员附近乡民,跟他一起去挖地造湖,谁知开挖时,却遇到一条修炼千年成精的蜈蚣,因蜈蚣怕水,得知彭蠡在带领乡亲们挖地造湖,就设法阻挡。彭蠡发现他们头天刚挖好的地方,在一夜之间被填塞完整,一连数日,造湖之举毫无进展,彭蠡犯疑,不知何故?一些乡民见到这样的场景却心灰意冷,怨天恨地,有的甚至离走不干,可彭蠡决心已定,毫不气馁,带领家人和少数乡邻继续坚持开挖不止,他双手虎口被震裂,鲜血直流,却没有半点怨言,彭蠡的善举,感动了天上司晨的酉星官,他决心助彭蠡一臂之力,除掉蜈蚣精,即命两个儿子,大鸡和小鸡下凡帮助彭蠡除妖。大鸡和小鸡奉父王之命,合力大战蜈蚣精,在其上空各施神功,大战四十回合,难分胜负,此时,小鸡灵机一动,乘蜈蚣精眨眼之机,一挥宝剑直刺向其左眼,鲜血直流,大鸡乘其受伤之时,一剑刺中其身,蜈蚣精终于被两鸡战败(故有蜈蚣怕鸡的传说)。那条战败的蜈蚣精,后来化作了松门沙山,僵卧在那万顷碧波荡漾的鄱湖之中。大鸡、小鸡担心这条蜈蚣精再祸及人间,便化作大矶山、小矶山,伫立于湖边,世代守着鄱阳湖,永保地方安宁。从此,彭蠡与家人、众乡民一起继续造湖,由于有仙人暗中相助,不久大湖造好了。鄱湖岸边百姓再也不受旱涝,连年五谷丰登。后人为纪念彭蠡造湖有功,将该湖取名“彭蠡湖”,这就是彭蠡湖的由来。
都昌县多宝乡老爷庙
都昌风力发电项目成为九江新的旅游点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流经南昌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鄱阳湖跨南昌、鄱阳、九江等市县,汇集赣江、抚河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诗意的草。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精品线路
线路一:乌金汊—绿笠峰—竹溪三岛(内青)—小南海—珠湖渔村—白沙洲—龙吼山。(内湖线路)
线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 (外湖线路)
线路三:鄱阳湖内湖—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内外联线)
线路四:鄱阳县城—南口湖
线路五:鄱阳湖公园—(陶侃衣冠冢、荐福寺碑)—土井巷(九剑射东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饶州府文庙—芝山公园(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轩)—沿河路(饶河古码头)—管驿前渔村(宴公庙)。
三清山位于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主峰玉京峰海拔1817米,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南北狭长,约56平方公里,由于长期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
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唐僖宗时(873~888年)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
? 到宋朝时,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成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兴土木,重建三清宫。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兴建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规模宏大,景点众多。全山依自然地势,可分为五大景区(按景点分布可分为七大景区)。
金沙镇在三清山东北方向,是三清山的东大门,亦是三清山东部景区的起点。东部景区以水和远眺景色见胜。自金沙镇向西,即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龙潭、玉帘、石门、吊桥等奇伟幽险,各具风姿的瀑布,排列其间。此处向上眺望,可见玉京、玉华、玉虚三峰峻拔而立。向南则可远见玉台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龙峰诸景。
从东部一条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区的风门(又名玄关)。中部景区以石、松、云及古建筑、古石雕著称。在风门抬头东望,银瓶石顶端有天生石指,称为神仙指路,由此上山2.5公里,经千步门、百步门,到天门。一路可观赏清都吊桥、桂冠岭、结须岩、天宝石、神仙晒银、醉罗汉、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登上天门,即进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为三清山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宫建于此。周围有风雷石塔、灵济庙、龙虎殿、飞仙台、方士羽化坛等古建筑。三清宫有路直达最高峰玉京峰,相距仅2公里,为观日出最佳处。三清宫附近为平顶松荟萃之地,形态各异。如虬龙飞腾、华盖张开、凤凰展翅、连理同根。云雾时飘时散,似在天上仙镜。
由三清福地的飞仙台而下,沿水乐坑石磴西下,便到了西部景区。西部景区以山峰、瀑布、古树称奇。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狮滚球、百鸟朝凤、墨熊石、夜莺石、鹿角石、鸡冠石、合欢峰等;有宽约40多米、落差20余米,宛如白玉屏风的八磴龙潭瀑布;有高达30多米、似红锦高悬、艳丽无比的二桥墩红瀑;有罕见的华东黄杉、福建铁杉等名贵树木。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从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云浦,是为南部景区。南部景区以峰峦造型奇特、形象生动逼真闻名。在梯云浦,可观看山景,形似观音听琵琶,沿梯云岭上攀约2.5公里,到达梯云岩,近有观景台,四周山景尽收眼底。如鸽峰、猫峰、猿峰、狐峰、魔头峰、韦驮峰、朝天峰、火炬峰、跃鱼峰、双龙峰、龙门峰等。由此再上行1.5公里,过了栈道,登上玉台,即见高达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它端坐于玉台之下,形象逼真,实为天工造物之奇迹。越过游云峡,到达玉皇顶,奇峰林立,峰下有三龙出海峰,玉京峰亦高耸可见。最奇特的是东北有高达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引伸头部,高昂而视。其形其景,令游人驻足观赏。南部景区集三清山风景的精华,切莫遗漏。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