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发前一定要规划好路线,作好计划。正确估量自己的装备、时间、金钱等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不轻言放弃。 2. 自行车旅行最重要的装备当然是车子,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破车并非不能上路,但有一点是肯定,骑破车比骑好车耗费的体力要大得多,尤其在上坡时候。另外,速度的上限和舒适程度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出故障的几率,多半还是破车大一些,或者还要看运气。 3. 最好还是用驮包吧,买不起专业驮包完全可以DIY,100多块钱就能搞定。驮包装起来省时省力,从包里拿东西也十分方便,并且能降低重心,使车子保持平衡。大背包则正好反之。 4. 携带物品尽量精简。后来的事实表明,CD机,音箱,酒瓶等FB用品成为我们旅途中的累赘。在大漠的夜空下扎起帐篷,点一堆篝火,啜几口小酒,听着动人的音乐谈天说地的情景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在旅途中复习考研也仅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实际上,每天早出晚归累得要命,能把日记写完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差点就想把六级单词书和那两本老厚的专业书邮寄回去。 5. 关于住宿。露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不利于恢复。我们原本是打算一路露营的,第一天的骑行过后就改变了主意。不少村镇藏在国道深处,很难发现,傍晚骑行的时候最好多停下来问问路(一般会得到几个不同版本的回答,多问几个人互相对照一下,心里才有底)。 6. 制定计划、目标能使效率大大提高,也是克服惰性的好办法。最后几天我们能不断突破记录,正是这样尝试的结果。每天晚上睡觉前翻看地图,确定第二天骑行的里程和目的地,一般能比漫无目的地随意骑行走得更远。 7. 加油站是个好地方。大多数加油站都提供免费的开水和公厕(卫生条件一般比当地农家的厕所好一些),是骑行者良好的补给站。向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或过往司机问路,可信度相对高一点。但加油站的密度越往西北越小,开始差不多每10公里有一个,到安西至敦煌那段路,连一个都没见到。 8. 上午是骑行的黄金时光,尽量早睡早起。另外,睡觉的时候最好把脚垫高一点,让血液回流。 9. 路况比较好的时候,可以排成一队,轮流领队前进,能有效提高速度,节省体力。下坡时每个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