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尤兔头
尤兔头位列成都地区四大兔头之首,已经发展为都江堰的招牌美食,去到都江堰的人一定要前来尝尝。尤兔头始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精选上等鲜兔头,码味去腥,文火卤之,火至九分,凉搁在侧,待客人点食之,再加入祖传秘制卤料锅中冒热,起锅加料,拌成五香、麻辣两味,食客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而选择。
二、葱葱卷
葱葱卷算是都江堰的土著小吃,要问何时开始盛行,就连本地人也说不清楚。但在五桂桥街、三方半巷子等地,“葱葱卷”的队伍就占了半壁江山。没有正规店面,在街边几张矮桌椅坐下,老板就会端上一碟面皮,几小碟萝卜丝、莴笋丝,卷好蘸上秘制调料,塞进口里,舌尖上分泌出麻辣酸甜的滋味。
三、渣渣面
渣渣面是川西地区一道有浓郁川西风味面食。做法是将煮到八分熟的面从锅中捞出,不带一点水分,然后趁热撒上由炒花生、芝麻、糖等磨碎制成的配料,满满地盖住面条。吃前用筷子搅拌一下,香喷热乎的味道简直让人食指大动。
四、冰粉
对于都江堰的土著来说,在曾经物资匮乏的童年时代,夏日里来一碗,是最雀跃的事儿。如今在都江堰街上,还能听到隐约传来“冰粉,又冰又甜的冰粉”的叫卖声。价格很便宜,就在红糖水里加上西瓜粒、杨梅等果脯,也许味道不如从前,吃份回忆,清凉一下也是好的。
五、白果炖鸡
这是青城山的一道名菜,也是不论季节的基本款菜式。当地盛产白果,传统做法就是剥去白果外面的硬壳后,取里面淡黄色的果核跟土鸡炖煮在一起。成品的鸡汤颜色白润、肉质鲜美,加上清香软糯的白果,特别滋补养生。青城山几乎所有的馆子,大到考究的酒楼,小到后山的农家乐,都能尝到这道菜。
拓展资料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参考资料
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_百度百科
沿着西华大学方向的高铁一直走,走到高铁下面不再有公路时会有G317国道的字样,沿着G317向前,直到路标显示G317向左拐,就在路标下的红绿灯左拐,前行至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右拐,然后会有一座桥,爬上桥一直往前沿着路标就会进入农科村,农科村的游客集散中心马路对面就有沙溪绿道标牌了,一直往前几分钟便可到达沙溪绿道,风景的确很不错,还连接了温江的绿道,这个时节有花有草,天气也刚好合适,河边的烧烤实在太吸引人了,不过骑车去实在太远了,建议你坐305去郫县客运中心然后转366到沙农科村,那里有很多租车的,单人,双人,三人一应俱全
双流县城东升镇的美食远近闻名,少坤甲鱼、李姐稀饭大王、老妈兔头等均属于传统知名风味餐;周记铜炉烤鸭恐怕连北京烤鸭都要自惭形秽!东升镇还有通宵营业的‘董蹄花“,入口化渣。东升镇西门附近的”赖串串“和”响享奇“的酸菜豆花也不错,有空去尝一尝。双九路(东升镇到九江镇)这条线,已经成了生态园林餐饮一条路。
到双流最好先去华阳镇,华阳镇如今成了成都的美食后花园。府河(锦江)沿线,起码集中了近七八十家大大小小的餐饮店,火锅、中餐都能吃到;而城中也有许多特色餐,如蔡小琴的古蔺椒麻鸡、山珍堂野生菇汤锅、廖一绝的泥鳅、华阳的正兴泥鳅.,怪味怪的炒兔头等。
从成都城南出城,最近的一站是中和镇,中和镇的生抠鲜鸭肠火锅最有名。然后一直往南,经过华阳镇,快到黄龙溪镇的路上有一家店卖烧鳝鱼,味道不错;镇上的肘子你一定要吃。
双流黄水镇有个詹厨子,卖的血旺堪称一绝。
双流彭镇的竹笋鸡味道好,另外有几家农家乐也很不错,像四川电视台“幸福火巴耳朵”拍摄地银榕园等。
双流黄甲镇的麻羊早就名声在外!
双流牧马山的地瓜细嫩化渣,全国第一!
牧马山的红辣椒二荆条特别值得一提,这里的辣椒个体中等,肉质肥厚,做成熟油辣子,味道鲜辣厚重,吃后满口留香还不上火,堪称辣椒中的精品!
双流白沙坡的西瓜,又甜又起沙!
双流白家镇、九江镇、彭镇的肥肠粉誉满全城!在王府花园门口还有专门以吃鸡片为主的”刘一手“,也是通宵营业。
快到黄龙溪的路上有一家店卖烧鳝鱼,味道不错;镇上的肘子你一定要吃.
金桥镇地处金马河畔,和崇州市听江镇隔河相望,由于这里以往交通闭塞,河上没有桥,过河全靠渡船摆渡,所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古朴。现在修建了金马河大桥,交通更为便利。
有时间的话,到这里耍几天,看看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金马河,寻找寻找原来的古渡口,过河去赶赶场,肚子饿了弄两斤“石巴子”鱼河边寻一家饭馆,喊师傅或烧,或蒸,或做汤,然后临窗坐下,一边耳听乡音,眼观河流,口里品尝着美味,此时的你面对佳肴美景,说不定会诗性大发,这里将给你留下美好的,永恒的记忆!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