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徐州本地论坛看到个有趣现象:原本主打休闲度假的黄山度假村,突然开始频繁出现"有卖的"这类关键词。作为常年关注徐州文旅发展的观察者,我特意驱车前往实地探访。穿过梧桐成荫的景区道路时,同行的房产中介老张神秘兮兮地说:"现在聪明人都在这里找机会,您可别以为就是普通商铺出租。"
真正踏入度假村核心区才理解老张的深意。这里在售的远不止常规理解的商铺或别墅,而是一整套文旅生态链:
遇到正在签合同的王女士,她兴奋地展示刚拿到的康养别墅认购书:"这里未来要建三甲医院分院,现在入手相当于买到了健康保险。"
与度假村招商部李经理的对话颇受启发:"我们其实在筛选优质业态,餐饮类只接受非遗传承人申请,文创类必须通过专家评审。"这种严苛的准入机制反而催生了"隐形成交市场",据说有位苏州绣娘为了拿到铺位,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申报材料。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里部分在售项目采用收益权分割模式。以温泉汤屋为例,投资者可以认购单个房间的10年经营权,由专业团队统一运营,这种"当甩手掌柜也能赚钱"的模式,最近在长三角投资圈引发热议。
傍晚时分,偶遇正在拍摄短视频的95后店主小林。她的汉服体验馆刚开业就成网红打卡点:"景区给了我流量扶持计划,周末客流量是市区店的三倍。"更妙的是,她通过承包竹林茶室,把下午茶业务做成了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关注的是,度假村正在试点数字藏品销售。景区标志性建筑黄山塔的3D模型NFT,首批100份上线即秒罄。负责该项目的技术总监透露,他们正在开发AR导览系统,未来投资者可能连实体店铺都不需要,直接在元宇宙里经营虚拟商铺。
结束探访时,夕阳正为度假村镀上金边。停车场里苏A、浙B牌照的豪车提醒着我,这里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区。某个瞬间突然理解,所谓"有卖的",本质上是在兜售一种未来生活方式的入场券。那些看似在购买商铺的人,其实是在认购徐州城市升级的红利份额。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