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时,手机信号格突然从满格变成了叉号。摇下车窗的刹那,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涌进来,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舂米声。这里不是导航地图上的那个红点,而是藏在安吉山脉褶皱里的茶云山居——家连门牌号都没有的农家度假院落。
天还没亮透就被院子里的窸窣声唤醒,透过木格窗看见主人家陈叔正在用竹筒接引山泉。他告诉我这是延续了三代的晨课:"城里人喝瓶装水要花钱,我们接晨露水看天意。"跟随他踩着露水进后山,竟在竹林深处发现个天然石灶,昨天晚饭吃的竹筒饭就是在这儿用新鲜现砍的雷竹烤制的。
城里带来的书在竹榻上翻了三页就滑落在地,倒是盯着屋檐下的蛛网修补工程看了整整四十分钟。陈婶端着杨梅酒过来时笑说:"我们这儿的时间比外面走得慢,你看那日头,挂在山尖上都舍不得掉下去。"
有客人问wifi密码,陈叔指指晾晒着的笋干:"密码每天跟着菜谱变,今天的是立夏腌鲜。"结果大家索性断了刷手机的念头,倒是从阁楼翻出本1978年的农历,围坐着研究起失传的占秧歌。
本以为山居夜生活会无聊,却被陈叔家的少年拉着去后山"探险"。手电筒扫过的草丛突然亮起几十盏"小灯笼",原来是萤火虫在开派对。更神奇的是厨房后墙成了天然幕布,用手机电筒照竹筛能投影出皮影戏,00后们自发开发出用山核桃配音的新玩法。
收拾行李时在鞋底发现几颗带刺的苍耳子,陈婶用茶油帮我处理时念叨:"带着山神的礼物回去吧,这是叫你记得再来。"回程路上特意绕道去了他们推荐的秘密观景台,云雾正在山腰编织流动的绸带,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里的农家乐住客续住率高达80%。
回城后某个加班深夜,翻到那天在溪边石头上晒出的牛仔裤照片,裤脚处还沾着几片干枯的竹叶。朋友问农家乐体验如何,我转发了陈叔刚发来的杨梅酒快递单号——用山泉水冰镇过的盛夏滋味,正在穿越高速公路向我奔来。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