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500米"时,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心微微沁汗。作为在武汉生活二十年的土著,大冶梅红新都度假村这个名字在朋友圈出现的频率,最近简直比热干面还频繁。绕过最后一个山坳,眼前的景象让我下意识踩了刹车——层叠的茶田像翡翠台阶般从山腰铺展而下,白墙黛瓦的建筑群错落其间,要不是远处玻璃观景台泛着现代光泽,真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某幅水墨画里。
办理入住时前台递来的竹制房卡就透着小心思,房间推窗可见的景致更让我惊艳。我住的观澜套房采用落地窗+榻榻米设计,早晨睁眼就能看见晨雾在山谷流动。特别点赞卫浴区的双花洒设计,带孩子洗澡时终于不用上演"淋浴争夺战"。
我原本对度假村的餐饮不抱太大期待,结果却被狠狠打脸。山珍宴里的椴木香菇炖土鸡,汤色清亮得能照见人影,鲜味却浓得能在舌尖打转。更绝的是他们自酿的杨梅酒,装在粗陶碗里颇有武侠剧的豪气,度数控制得刚好微醺。
第二天在茶田餐厅的早餐现煮米粉,浇头居然有六种可选。厨师长听说我是美食博主,神秘兮兮端出一碟栀子花炒蛋:"这是后山野生的,过了端午就吃不到了。"
本以为带孩子会累瘫,结果这里的活动安排让我实现了"躺平式带娃"。森林探险步道每隔百米就设有互动装置,扫码就能听植物解说。看着孩子追着投影在地面的锦鲤图案跑跳,突然觉得科技+自然的组合竟如此美妙。
租辆电动越野车往深处开,十分钟就撞见个百年古村落。青石板路上还留着独轮车压出的凹痕,80岁的陈婆婆坐在门槛上编竹篓,见我拍照笑出缺了门牙的弧度。村口老槐树下摆着自助茶摊,扫码付款后自己取用陶罐里的凉茶,这种未被商业化的淳朴最是动人。
更惊喜的是发现条溯溪秘境,水流刚没过脚踝特别适合亲子玩水。工作人员送来防水袋和捞网,小朋友抓着透明小鱼大呼小叫的模样,比在游乐场玩电子设备生动百倍。
回程时看着后视镜里渐远的山影,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连住半个月。最后分享些血泪经验:一定要带件薄外套,山间温差比预想的大;周三的山货集市能买到新鲜雷竹笋;如果看到拎着竹篮的老乡问要不要蜂蜜,别犹豫绝对真货。
突然想起退房时前台姑娘说的话:"我们这儿啊,春天采茶夏天避暑,秋天捡栗子冬天围炉,住不够的。"此刻盯着手机里三千张照片,已经开始盘算中秋要不要再来住榻榻米赏月了。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