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
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沈家漾迁徙至周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周年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
沈万三
镒“(《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百乐门舞厅已经正式开业。
曾经名流富豪必至,绝美小姐云集的销金窟,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百乐门”。而巧合的是,老上海著名的歌舞厅,百乐门,将在原址重新开业。
1933年的百乐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娱乐与放松。同时也将世界上领先的、超凡的视觉、听觉盛宴带到了上海。本次百乐门的内部装潢设计,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百乐门的主体建筑共三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为舞厅。二楼舞池颇为宽阔,计有五百多平方米,号称千人舞池。舞池中央用汽车钢板整体支撑,当众人共舞之时,这种“弹簧地板”合着音乐的节奏,会出现倾斜和震颤,产生明显的波动感,可使舞步更为轻灵。
扩展资料:
百乐门的大老板叫做顾联承,他是清末南浔富商顾福昌的孙子,典型的“富三代”。顾联承是个非常神奇的人物,他一面游走在十里洋场的风月场合,大办舞厅,另一面,他又是个潜心向佛的佛教居士,不仅拿出自己的土地为法师做道场宣扬佛法,而且自己本人也是一位皈依的居士。
除了顾联承,百乐门的背后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盛爱颐,在百乐门的投资中,有她的60万两白银。盛爱颐是资本家盛宣怀的七女儿,她有一个前男友叫做宋子文(宋庆龄的胞弟),由于家人的干扰,以及盛爱颐本人拒绝宋子文的“私奔”请求,两人没能终成眷属。
是以前的建筑物,很多是以前的富商留下的宅院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