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迹,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九尊大佛
根据专家考证蒙山大佛两侧的山体上原来各有四尊未修复的佛身,连同已经重修的蒙山大佛,共是九尊大佛。等其他八座大佛修好后,蒙山景区将成为山西的又一大风景和佛教胜地。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蒙山大佛,晋祠景区,太原汾河景区,蒙山景区,店头古堡,店头古村落,开化寺,太原龙泉寺,南山寺,连理塔,禅堂,奥申体育森林公园,开化村祈福圣地,寺底古窑洞,太玄宫,蒙山礼佛台,五龙洞,蒙山景区-上客堂,土地庙,园子沟,山西慧光古灯博物馆,蒙山晓月,观音宝殿,观音堂,康培城郊森林公园,蒙山氧吧,铁佛殿,塔林,造佛盛景, 真武庙,礼佛台等。
蒙山大佛主要是看大佛的壮观
有缆车。
山东天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观光缆车项目”(简称天蒙山观光缆车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索检中心的验收。这标志着天蒙山观光缆车已具备安全运营能力,可正式对外营业,承担运送游客上下山游览景区的任务。同时,这也是山东省首条、亚洲最长的观光缆车。
蒙山大佛和乐山大佛有以下区别:
1. 位置不同:蒙山大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而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2. 造像时间不同:蒙山大佛始建于唐代,但是在明代时被破坏,后来在清代时重修,于清朝康熙年间竣工。而乐山大佛始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建,最终于清朝康熙年间完成。
3. 面积不同:乐山大佛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蒙山大佛则只有1万平方米左右。
4. 造像高度不同: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蒙山大佛高64.5米,虽然比乐山大佛低,但也是中国南方最高的石刻佛像。
5. 造像风格不同:乐山大佛的风格为唐代风格,刻画细致而精美,蒙山大佛则以明代的风格为主,刻画线条比较简练。
总之,虽然蒙山大佛和乐山大佛都是中国的著名景点,但它们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风格特点。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蒙山大佛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佛像之一。它高达88米,庄严肃穆,座落在蒙山风景区内。蒙山大佛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观赏。它的建造历时多年,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蒙山大佛不仅是一座宏伟的雕塑,更是一座精神的象征,传递着和平、智慧和宽容的价值观。
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根据专家考证蒙山大佛两侧的山体上原来各有四尊未修复的佛身,连同已经重修的蒙山大佛,共是九尊大佛。等其他八座大佛修好后,蒙山景区将成为山西的又一大风景和佛教胜地。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