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大镇区面积
2、推进工业建设,扩大工业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
3、大规模建设新农村居住区和配套商业区,将规划有一所小学和公园等其他配套设施
4、以电商形式,集产品、采购、体验、仓储、销售为一体,大力开创菱湖新一轮青年创业新模式
5、便捷交通,贯穿全镇,为百姓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 菱湖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郊,距中心市区27公里,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10万常住人口,三个社区和28个行政村。菱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金三角的中心,北连318国道,西接104国道和杭宁高速公路菱湖出口处,东与320国道相连,南通09省道。公路距上海173公里、距杭州90公里、距南京253公里、距宁波230公里、距苏州135公里、距南浔50公里、距乌镇35公里、距莫干山60公里。大运河古道穿镇而过,水路可直达杭、嘉、湖、沪、苏、锡、常等城市港口码头。 菱湖镇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原是被用来种菱的大湖,每年秋季“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盛产菱,因名菱湖。菱湖始建于唐,盛于明,时称湖州府东南雄镇。建国后,系吴兴县直属镇。1986年11月,溪西乡并入菱湖镇,今辖18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1995年,被列为湖州市中心城市的六大辅城之一。1998年,列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浔区,菱湖区管委会撤销,菱湖镇整体划归南浔区。
菱湖镇有很多地方可以买到篷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购物地点:
1. 菱湖镇市场:位于镇中心的市场是当地购物的主要场所。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许多摊位,有一些摊位专门卖布料和篷布。
2. 家庭用品商店:镇上有很多家庭用品商店,这些商店销售各种物品,包括篷布。
你可以到这些商店寻找你需要的布料。
3. 网上商店: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将其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上。
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找到许多商家出售各种类型的篷布。并且只需要在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并且下单就行。总之,菱湖镇有很多地方可以购买篷布,你可以选择在本地市场或商店购买或利用互联网在网上购物。
当然也可以询问当地的居民和商家,看看他们有没有其他建议。
目前湖州没有规划新增一个区,而且菱湖镇应该也达不到設区的条件,菱湖镇没有南浔那么有名气,离湖州市区也不近,湖州要加行政区还不如直接把南太湖新区变成行政区呢!
菱湖镇更大。
南浔区菱湖镇:名义10平方公里,实际8.1平方公里。菱湖镇位于南浔区西部,是名噪一时的浙北重镇。素有“中国淡水鱼之都”“中国丝绸之都”之称,其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典范。
南浔区双林镇:名义7平方公里,实际5.8平方公里。双林镇位于南浔区中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绫绢之乡”的美誉,其书画、绫绢、古桥、戏曲、名人等地域特色文化名噪海内、享誉中外。
两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街道里弄肌理清晰,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菱湖镇位于湖州南浔区西南部,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为浙江省省级中心镇,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8万,下辖26个行政村、6个社区。曾为吴兴县委、菱湖区委所在地,2003年,撤销菱湖区委,行政区划划入南浔区。菱湖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淡水渔都”“中国生态养鱼第一镇”,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1、扩大镇区面积;
2、推进工业建设,扩大工业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
3、大规模建设新农村居住区和配套商业区,将规划有一所小学和公园等其他配套设施;
4、以电商形式,集产品、采购、体验、仓储、销售为一体,大力开创菱湖新一轮青年创业新模式;
5、便捷交通,贯穿全镇,为百姓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
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菱湖曾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太平军三克安庆及著名的安庆保卫战都曾在这里留下遗迹。菱湖风景区的范围是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
菱湖大酒店已经很多就没有了,你是要找龙玲大酒店吗,就是在菱湖天润发超市边上,很多找的
这个转车比较麻烦,建议你直接动车或高铁到湖州站,出站就有104路便巴直达菱湖(9:20,10:30,12:40,13:50,16:00,17:25)。
或者13路到绿色汽车站转菱湖快客。如果需要中途下车,亦可选择101路在八里店中转(101的班次比104多很多,呵呵)
如果你坚持德清转车的话,由于杭州-菱湖的班次已经减少为1天4班,所以时间上要进行很好控制,有兴趣再追问我
清金农《采菱图》题画诗 吴兴众山如青螺,山下树比牛毛多。
采菱复采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手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注: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53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