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巴拉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西南部,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主题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以下是惹巴拉景区的主要景点及特色:
1. 大峡谷:是惹巴拉景区最重要的景点之一,长达10公里,纵深达600米,四周奇峰耸立,水流湍急。游客可以选择漂流或者徒步进行探险。
2. 龙王殿:位于大峡谷内,是一个石洞内的观音堂和龙王庙。据传说此洞是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在西藏传教时亲自开凿而成。
3. 惹巴拉石林:由于地质运动的影响导致惹巴拉地区产生了大量丹霞地貌特征,并形成了悬崖峭壁、石柱、溶洞、天坑等石林景观。
4. 热海温泉:惹巴拉温泉分布在青衣江两岸,水质清澈透明、水温高达50℃以上。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各类温泉浴、水上娱乐等服务。
5. 嘎措拉山:位于惹巴拉景区西北部,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高山湖泊、雪峰和冰川美景。
6. 藏式风情小镇:景区内有一些藏式风情的小镇,游客可以感受西藏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
总之,惹巴拉景区以其壮观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的丹霞地貌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热巴拉的中国非文化遗产包括。葬经。以及藏香制作
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北距龙山县城75公里,由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惹巴拉、和梁家村的梁家寨三个土家族村寨构成。景区的主要景观集中在捞车河村,这里的居民中土家族占95%,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的古村寨。
具有悠久的历史。2010年在捞车河岸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石斧、陶防轮等文物,早在八九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1988年4月,在捞车河拿卡毕、坝嘴考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的刻划纹陶片,纹轮、网坠、石饰品等文物。
“惹巴拉”是土家族语言的称呼,捞车河村的惹巴拉是土家语地名。
解释之一:“惹巴”是土家族最早的祖先之一。“惹巴”一词有土家族的王的涵义,“拉”是路的意思,“惹巴拉”可译为土家族王走过的路,或者是土家族王玩耍的地方。
解释之二:土家族语言中“惹”是美丽的意思,“巴”是看的意思,“拉”是路的意思。“惹巴拉”可译为在美丽的道路上看到美丽的地方。
解释之三:清嘉庆《龙山县志》载“……其先有尧蛮头吴著冲,又有惹巴冲者,与吴著冲统为兄弟……”。相传是五代时期“惹巴”的王城。“冲”是玩耍的意思。“惹巴冲”,直译为“美丽的土家族王子玩耍的地方“,可译为“美丽的土家族王子的王城”。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后,大量商人涌入,捞画河津通巴蜀,水达辰沅城,为武陵山区物质集散地和出入的重要通道,捞车河的船运业,造船业逐渐繁荣,久盛不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捞车里。民国时期1912年设捞车乡。土地革命时期,1935年设苏维埃捞车乡人民政府。1950年设捞车村,1956年改为捞车村。
捞车河村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捞车”是土家语“捞尽泽”的省略,意即“太阳河”。悠悠捞车河与穿过幽壑的靛房河在这里交汇,冲积成平川大坝。两河三岸将平坝一分为三,分别形成彭家寨、惹巴拉,梁家寨三个自然村落,北靠比寨山、南倚笔架山、东邻董补山、三河绕三寨,三山套三河,形若八卦,势如转轮,形成“沙沙卧虹”、“卦轮衔环”、“鱼戏绿潭”、“金龟朝阳”等美景。
捞车河畔,古木参天,吊脚木楼,鳞次栉比,依山傍水,掩映在苍翠葱茏之中,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原生的自然生态与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在空间上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捞车河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惹巴拉土家凉亭桥始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因毁于水患,近年重修。土家凉亭桥成“Y”字形连接三个自然村落,全长288.8米,为石木结构,桥高五层,为转角楼订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土家冲天楼,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成为土家建筑的范本和“活化石”。
捞车河村保存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时期建筑34栋,以及287栋具有特色的窖子屋,四合水屋,转角楼是土家族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代表,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1月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捞车河村民族风情常有,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据史载,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的织造工艺。这里曾出现“女勤始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如今,全村有592人会织锦,有织机436台,2011年1月,捞车河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土家织锦之乡”,同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捞车河下游叶家寨的叶水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族工艺美术家”称号。叶玉翠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刘代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另外,这里还保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摆手舞”、“毛古斯”、“土家梯玛”、“打溜子”、“咚咚喹”等。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给这个古老的村寨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含量和恒久的魅力。
河东景观数十处,吊脚楼无数,织锦产品琳琅满月,值得游客观赏与体验,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人间还有`这样的去处。
古列:很古很古以前,向氏列祖列宗居住的地方。
古列朝门:向氏祖先居住此地后竖的第一座寨门。
列居坪:向氏族人竖的第一块岩坪拱,作为族人活动中心,用于摆手、赶集等作为基业传于后人,任何私人不能占用。
搓秀:
此处以向家大院而得名,早先这里有一栋美丽的四合大院(土家人用土语把房子叫搓)秀是美的意思,另外美还有土语称为惹。
下码头:
此处是向氏族人专门用揽船和装御货物之用,把本地的土特产运行保靖、沅陵、常德、汉口等地进行交易,满足生活需求。
周家码头:
码头坡上是一户周姓人家,世代以驾船为生,为了生计,自修这座码头,故名周家码头。
彭家湾:
此处居民以彭姓为主,彭氏族旺,名门转多,族人精明,按明坟、暗屋的古俗,择定这块风水宝地,使彭氏家族久盛不衰。
桥也:
此处是彭家湾和卡壳湾的分界线,也叫总口子,是主要泄洪的地方,又是晚间人们的休闲集散处。
卡壳湾:
坐落在鱼尾上,是向氏族人的另一居住地,卡壳—树林
古树景美:
1、满满嗄嗄:满满嗄嗄是土家儿童野炊的玩耍方式。满满—饭,嗄嗄—肉。
此树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受大自然的磨砺,形成一个供8口之家共餐的大洞,儿童经常在洞内做满满嗄嗄,此树由此得名。
2、冬秋青:此树是一棵四季长青树。
3、恶妮嗄伞言:
恶妮嘎—蛇娘娘,伞言—打伞
传说民国年间,龙眼泉中的龙现身,其头搭在此树上,朝天喷雾一口,形状似伞,当时月青二人向光国又名光光瞎子,向云受尽不在人世。
4、埠提卡梦:
埠—船,提—捆或栓,卡梦—树子,其意为栓船的树子
5、嘛嘛帕帕:
是本地族人信奉的小孩保护神,小孩三病二痛时由大人抢挨祭拜此树,连小孩眼内灰尘或痛哭,大人都要念祭拜此神的咒语(嘛嘛帕帕给我取卡卡,我给你背娃娃)
6、译猛阿嗒:
泽猛—水井,阿嗒—大姐,译猛阿嗒—水井边的大姐树。
7、译猛阿妣:
阿妣—小妹,译猛阿妣—水井边的小妹树。
8、洞宾观音:
据传,修洛阳桥时,银两短缺,观世音菩萨以身汗婚筹集银两,乘一花船中水中,提出凡有人配用银两击中者,与其婚配, 银 时,神仙吕洞宾路过,因银子击中观音,为避嫌,观音逃亡,洞宾紧追不舍,至此观音变化为此树,洞宾识破变为蔓藤紧缠此树。
堪培拉的景点有伯利格里芬湖、
以下是这三个景点的详细介绍。
1、伯利格里芬湖
伯利格里芬湖位于澳洲联邦首都特区堪培拉中心,从市中心与国会三角区之间流过,是一座人工湖。此湖系截取莫朗格洛河的部分建造,于1963年竣工,并筑有水坝。
此湖的位置靠近堪培拉的地理中心,许多重要机构如澳洲国立大学,澳洲国立美术馆,澳洲国家博物馆,澳洲国家图书馆与澳大利亚高等法院都坐落于它的湖岸,国会大厦也距此湖不远。其附近区域也相当受娱乐用户的欢迎,这在温暖的月份尤其明显。虽然较少有人在湖中游泳,但它常用于其他各种活动如划船、钓鱼与帆船。
2、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位于格里芬湖的北面,是一栋青灰色的圆顶建筑,为纪念二战澳大利亚阵亡的战士而修建的。它始建于1941年,1945年开放,1971年竣工,面积约1万平方米,四周环绕着12公顷的草坪。
3、堪培拉联邦公园
位于堪培拉的联邦公园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都会打造梦幻般的花之王国。热诚的花匠在这为期4个星期的节日里,充分利用每道阳光细心种植出100万朵盛开的花卉。这就是澳洲最大的FLORIADE花卉展了。这个以爱心和关怀培植出来的成果,把犹如8个足球场大的公园化成一片色彩斑斓,千娇百媚的花海。这场强烈的感官盛宴保证让爱花人士为之神魂颠倒,就连诗人也赞不绝口。
1. 唐布拉寺:唐布拉寺是唐布拉的主要景点,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寺庙坐落在山顶上,拥有壮丽的建筑群和宏伟的佛塔。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雪山美景和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
2. 八一瀑布:八一瀑布位于唐布拉山脚下,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之一,落差达1330米。瀑布水势磅礴,形成了壮观的水雾和湍急的水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空中走廊观景台:位于唐布拉山脚下的空中走廊观景台是观赏唐布拉雪山的最佳地点之一。站在观景台上,游客可以俯瞰整个唐布拉山脉,远处还可望见雅鲁藏布江和附近的山脉。
4. 唐布拉森林公园:唐布拉森林公园是一个拥有广袤原始森林、草甸和湖泊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植被茂密、气候宜人,是观赏野生动植物和感受大自然的绝佳地点。
除了以上景点,唐布拉还有其他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午宗草原等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的藏族文化体验等。作为一个旅游胜地,唐布拉提供丰富的旅游活动和设施,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攀岩、观鸟等户外活动,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住在特色的藏式旅馆中。
请注意,在前往唐布拉旅游之前,了解相关的旅游信息和准备,包括天气、交通、住宿等方面,以确保您的旅行顺利和舒适。
普达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巴拉格字风景区,石卡雪山,噶丹松赞林寺,纳帕海,虎咷峡,白水台,属都湖,独克宗古城,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会龙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市区西部会龙路,资水南岸。
东依螺丝顶,西靠凤形山,四周峰峦簇拥,似群龙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现辟为会龙公园。
会龙山,它离闹市区并不远,从终日喧嚣的资江一桥南端广场往西走,翻过一条坡路,不用十分钟就能来到山前,而这短短的距离,却分开了两重天地。
站在会龙山的山脚,马上就会感觉到一股绿意扑面而来,直透心底。繁茂的树叶遮蔽了山形,只见明暗不一、浓淡有致的绿色随山势层叠而上,真是此意只应天上有,丹青妙手实难为。
会龙山公园始建于1965年,1979年逐步形成现有规模,现在,已是益阳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我市一大旅游景点。
新的会龙山公园北接资江,南达花乡路,西靠志溪河,东接资江一桥繁华路段,总面积152.2公顷。公园规划为三个景区,其中心区为佛教人文景区,北为滨江景区,南为自然山林景区。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九龙广场、栖霞寺扩建和曾士峨烈士纪念碑修缮等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墓也基本竣工;在建的工程还有福林塔、福源寺、广法寺等。
其中福林塔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福源寺大雄宝殿和法已经开工,广法寺前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与以往其他一些公园建设不同的是,会龙山公园扩建改造工程第一期工程所需的近1亿元资金绝大部分由佛教界和民间知名人士筹集,并且已经基本到位,保证了工程进度。
步入会龙山公园门,沿盘山公路而上,可到山顶的栖霞寺。栖霞寺原名宝泉寺,是建于东晋孝武帝时(公元373年)的一座晋代古刹,香火旺盛,名扬远近。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因宫廷动乱,被叔叔朱棣赶下台,削发为僧,逃出南京,避难于吴、湘、滇、黔之间,曾隐居在宝泉寺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黄龙”栖住青龙山,故后人把宝泉寺更名为栖霞寺,“会龙栖霞”,从此就列为了益阳古十景之一。
如今的栖霞寺,香火仍然旺盛,善男信女不少,门上有一副醒目的对联,诉说了古刹的沧桑:晋朝古刹,沧海桑田存胜境;明代浮云,青山绿水隐名僧。会龙山公园集名古迹和现代园林建筑于一体在栖霞寺的左边,新建了一座飞檐翘角,富丽堂皇的栖霞阁。阁高三层,第一层为佛堂,内供如来佛、关帝爷。
第二层为玉佛殿,殿内供奉着泰国华侨捐赠的一尊大玉佛。第三层为观景台,站在阁项眺望四周,益阳十景尽收眼底,千里资江穿城而过,资江三桥飞架南北,两岸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银城的景色如此多娇,真让人极目楚天舒。
龙山的旅游景点有:
惹巴拉旅游景区。八面山景区。乌龙山大峡谷。洗车河镇。里耶古镇。洛塔地质公园。乌龙山溶洞群。天王庙等。
香格里拉十大旅游景点普达措国家公园、哈巴雪山、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石卡雪山、吉达姆草原、天生桥温泉、碧沽天池、月亮湖。
龙山有乌龙山大峡谷、洛塔石林、太平山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煤炭、石英砂、紫砂陶、页岩气等矿产储量极大,水利、森林、中药材资源丰富。龙山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土家织锦技艺、摆手舞等6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耶3.7万余枚秦简的出土,被专家称为“21世纪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耶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龙山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黑色金子林之乡”、“金色油桐之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