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宝陀讲寺,坐落于普陀山后山,寺院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北方宫殿建筑的大气和江南古建筑的别致于一体,好一琉璃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1、普济禅寺:普济禅寺又叫“前寺”,意境清幽,是朝拜祈福的好去处。普济禅寺和法雨寺、慧济寺并称三大寺,也是普陀山上香火较为旺盛寺庙,每到节假日,常被游人香客挤得水泄不通。
2、33米高南海观音:高达33米的南海观音像是普陀山的地标,在岛上很多地方都能远远能望见它的身影。游人可以走到佛像脚下,近距离感受它的庄严法相。天气晴好时,金铜铸成的立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既闪耀又低调,给人以平静的力量。
3、多宝塔:佛塔位于海印池南端,是一座高18米的五层方塔,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全由太湖美石砌成。宝塔系元代元统年间由山僧孚中禅师募资改建,并得到太子宣让王等江南诸藩王资助,还在塔旁建造了太子塔院
1、海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2、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3、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普陀山又名补陀洛迦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知乎旅行 @知乎人文 @盐选成长计划 @知乎城市 @知乎汽车
普陀山
普陀区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岸线长30公里。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 @知乎美食 @知乎好物 100 @知乎时尚 @知乎
舟山市
1982年,普陀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普陀山被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主要景点】
普陀山主要景点有三寺:普济禅寺(前寺)、法雨禅寺(后寺)、慧济禅寺(佛顶山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架构着普陀山观音道场。普陀山三宝,亦称佛国三宝:指九龙藻井、杨枝观音碑、多宝塔(太子塔),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普陀山三洞: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音、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十二景观】
游览普陀山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短姑圣迹
莲洋午渡: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因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莲花洋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梅湾春晓
短姑圣迹:位于佛国山门东南约300米处。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磐陀夕照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遍山野梅,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普济寺。
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
·法华灵洞
景观奇特,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古洞潮音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若遇大风,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朝阳涌日
在普陀山观日出,以朝阳洞为先,有“朝阳涌日”之说。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象岩以东临海处有一天然洞窟朝阳洞,朝阳洞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去处。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摊霞亭又称朝阳亭,建在朝阳洞左平台上,近崖濒海。
·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长1370米,宽400余米,是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位于舟山普陀山。千步金沙又称塔湾金沙,据传在塔湾南侧龙潭坑曾建有一石塔,港湾倒映塔影,故而得名。千步金沙属细型沙质,细软纯净。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茶山夙雾
茶山位于佛顶山后,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树林夙雾缭绕,时而如丝似缕,时而姻弥漫。古代普陀山没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种自食,种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项重要劳作。每到采摘季节,众僧一齐出动,山上立时出现一种“山山争说采香芽,拨雾穿云去路赊”(明·李桐诗句)的景象。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称作“云雾佛茶",因为此茶树多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谈论“茶山夙雾”也别具情韵。
天门清梵:指普陀山最东端梵音洞的景观。在普陀山众多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为梵音洞观潮最佳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是普陀山第一大寺,也是全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法雨禅寺】
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赐“天华法雨”额,遂称法雨禅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的,殿内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
【慧济禅寺】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最古老佛像艺术。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景象。
【南海观音立像】
南海观音立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这一尊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
【南天门】
南天门地处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道头对峙。南天门孤悬入海,处于普陀山最南端,与该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南天门。阙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天门”三字,旁有龙眼井,崖上有石鼓,阙左上方有狮子石。南天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众多,门侧有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武将蓝理所题“山海大观”四字。门里有梵宇琳宫,宇旁有一巨岩,可缘石级而登临岩顶。岩顶平坦,有两处小水潭,潭水清淳发光,俗称狮子眼,岩石上锲有“龙华大会”、“砥柱南天”、“海岸孤绝处”等石刻。传说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普陀山禅宗始祖真歇禅师曾结茅于此。
【观音洞】
观音古洞,俗称观音洞,是普陀山最大的石室洞窟。进了山门,有一道黄色庙墙,壁题“南无观世音菩萨”数字,信士皆称该墙为“菩萨墙”。观音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内阔如室,地面颇平整。洞中有一石柱悬垂,上宽下锐,倒注入地,称为“垂云倒浪”。洞内四周空灵,洞壁及柱身均刻有观音大士浮雕慈相。洞顶覆有巨岩,壁镌“大士重现”四字,字径1.5米。洞内有一石柱悬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观音像。洞旁建一庵,明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为茅篷,清康熙年间(1662年一1722年)成庵宇,道光、光绪、宣统年间又陆续兴建,1983年,大殿内由浙江美术学院雕成观音坐像一尊。
【紫竹林】
紫竹林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的一个景点。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其庵额“补袒紫竹林”字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题。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汉白玉紫竹观音像,应化各异形象,启得种种善根。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
【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是当年慧锷法师供奉不肯去观音的地方,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发源地。现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佛教信仰者心中的圣地。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朝拜和观光。无论你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还是想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普陀山都是一个绝佳的旅游目的地。
在计划前往普陀山旅游之前,确保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是非常重要的。
普陀山的交通十分便利,你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或者汽车抵达。
一到达普陀山,你将被迎接着降低声音诵经的和尚和清脆悠扬的佛号声。这里充满着宁静与祥和的氛围,是人们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场所。
在普陀山的旅行中,你可以体验以下活动:
普陀山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让人垂涎欲滴。作为佛教圣地,素食在普陀山被广泛推崇。
以下是一些普陀山值得尝试的美食:
普陀山也是购物的天堂,你可以在这里买到各种佛教文化艺术品、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
以下是一些普陀山的购物指南:
无论你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还是寻求宁静与平和,普陀山都是一座值得一游的美丽之地。来吧,让我们一起踏上普陀山之旅,感受它带来的灵性与美好!
当然是普陀山大酒点最好了.求平安最好的是普济寺,当地人一般都去那求平安的. 另外普陀山大酒店离百步沙也近,夏天可以去那里游泳,很不错的.
邢台没有普陀山,普陀山在浙江。
普陀山里面的景点门票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东部的一座海岛,被誉为"东海第一佛国"。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普陀山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文化价值。以下是普陀山内一些知名景点的门票信息:
观音福地位于普陀山的核心区域,是普陀山最重要的景点之一。这里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许多信徒慕名前来膜拜和祈福。
在观音福地内,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佛教建筑,如白塔、殿堂和庙宇。这里还有许多古老的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普济寺是普陀山著名的寺庙之一,建于唐朝。它是普陀山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参观普陀山的必游之地。
普济寺内的建筑风格优美,寺庙的氛围庄严肃穆。游客可以在这里参拜佛祖,领略到佛教的智慧和宁静。寺庙内还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展览,了解佛教的历史和发展。
南海观音景区是普陀山上最大的景区之一,也是观音福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风景优美,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观音文化景点。
在南海观音景区,游客可以登上观音文化广场,俯瞰整个普陀山的美景。还可以参观大型观音雕塑和观音寺,感受到庄严宏伟的佛教氛围。
普陀山博物馆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普陀山核心区域内。这里收藏着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佛教的丰富内涵。
游客可以在普陀山博物馆中了解佛教的历史和发展,欣赏各种精美的佛教雕塑和佛画。同时,博物馆还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讲座,为游客提供更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准提山是普陀山的一个重要景点,被誉为"佛光明灭之地"。这座山以其丰富的佛教资源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在准提山上,游客可以领略到原始森林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山顶的佛塔和庙宇是朝圣者的最爱,也是享受宁静和平和心灵洗涤的理想之地。
以上是普陀山内一些知名景点的门票价格和介绍。若您计划前往普陀山,记得提前购买门票,并合理安排观光行程,以充分体验普陀山的魅力和佛教文化。
可以乘高铁到宁波, 然后乘公交去普陀山.
截止于2016年11月, 开封每天3趟火车直达宁波, 其中高铁2趟, 时刻表见下: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720路 → 舟山鸭蛋山-宁波白峰轮渡 → 29路,全程约111.2公里
1、从宁波站步行约2.0公里,到达大卿桥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21站, 到达霞浦站
3、步行约600米,到达方戴站
4、乘坐720路,经过20站, 到达白峰码头站
5、步行约100米,到达宁波白峰站
6、乘坐舟山鸭蛋山-宁波白峰轮渡,经过1站, 到达舟山鸭蛋山站
7、步行约130米,到达鸭蛋山轮渡码头站
8、乘坐29路,经过60站, 到达半升洞站
9、步行约8.5公里,到达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1、普济寺
普济寺又称前寺,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动在此举行。整个寺庙修筑在山势比较宽阔、平坦的地带,寺前的池水为山泉所积,池中莲蓬满结,一到夏日,荷香袭人,即普陀十二景莲池夜月。
2、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是普陀三大寺中最美的一座,幽幽曲径深入,古树参天交错,与寺庙呼应,一步一抬头,处处景不同,九龙回音壁对面,拾级而上,庙宇高踞,殿宇,古树,香炉,不远不近相互守护,亦高低不同,有距离的空间美,让人心豁然,舒适。
3、紫竹林景区
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4、南天门景区
南天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众多,岩顶平坦,有两处小水潭,潭水清淳发光,传说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普陀山禅宗始祖真歇禅师曾结茅于此。
5、佛顶山景区
站在山顶,团团雾气袭来,远看雾气翻滚着,像神仙下凡,宛若仙境,海云融为一体,一望无边,岛上两边延伸出去的触角若隐若现,像两只无形的手抓住大海一角,这里也是观日出的最好去处。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