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景点

索溪峪的资料

时间:2024-11-09 17:34|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索溪峪的资料

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北方向,与天子山紧密相连,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保护 区内200多个景点星罗棋布,主要有宝峰湖、黄龙洞、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等景区。

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这里洞穴奇异,峡湖倚天,飞禽走兽多,植物种类全。景观独特,可以连片 纵观,也可以分园细览,可谓景中有景,园外有园。

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这里洞穴奇异,峡湖倚天,飞禽走兽多,植物种类全。景观独特,可以连片 纵观,也可以分园细览,可谓景中有景,园外有园。

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山,奇峰起伏,交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宫殿黄龙洞,天然浮雕罗列、充满诗情画意的十里画廊,碧波荡漾的宝峰湖,充满传奇色彩的百丈峡,以及太虚幻境般的西海云雾,一刚一柔、形态风格迥异的鸳鸯瀑......无不令人流连忘返。远在明代中叶,就有人在岩壁题诗赞曰:“高峡百丈洞云深,要识桃源此处寻。”

黄龙洞:又称黄龙泉, 位于索溪峪河口村,分旱洞和水洞。共四层,长13公里,最高处百余米。洞内流痕、边石、倒石芽、倒锅状窝穴阶段发育良好,钙质石积物呈五颜六色,绚丽多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旗、石瀑、石帘、石花、石盆、石田穴珠等造型奇特。此外,洞内还有音响石。有11公里暗洞。洞中有瀑布,高50余米。黄龙洞几乎包含了洞的全部内容,“龙宫”等厅在全国的石灰灰岩溶洞中,可夺“单项冠军”,对整个洞作综合评比,可得“全能冠军”,是我国目前类型俱全,造型极为奇特的著名洞穴。该洞的规模与景观,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百丈峡:相传百丈峡是一个古战场。诸景点如磐马椿、磨刀石、插旗峰、接水桥等均与古代战场相关联,故百丈峡又名“百仗峡”。武陵源各风景区少有史传,而此处因地势险要在明初便见诸文字。据《慈利县志》记载:“峡高百丈,高秀入云,石屏赭赤,......关眼突兀,奇甲天下。”

西海云涛:“西海之奇莫若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似海,袅袅然如烟”。

十里画廊:这条长达十余里的山谷两侧,自然景观异常丰富,人行其间三步一景,如在画中游,美不胜收。

茂兰喀斯特森林的主要景区

1.五眼桥景区:这是一个以喀斯特河流峡谷、水体景观和洞穴景观为主的景区,从荔大公路巴格寨过桥进入。这个景区的旅游线分为两段,从这里走可以看青龙潭、青龙瀑布、青龙洞、银滩、五眼桥等景点,了解一些喀斯特水文现象的形成和生态特点;从第二条线走可以看洼地森林、九洞天、金狮洞等景点,了解洼地森林风貌、喀斯特洞穴的发育状况和各类流石景观的奥秘。

2.黄杨沟景区:这是保护区内的一个主要景区,由水中林、螃蟹沟、拉滩瀑布、空穴谷、黄杨沟、尧所古桥等景点组成,在这望可以看到瑶所河顺流而下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水体景观和伴生植物景观,了解喀斯特河流峡谷、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出现、珍稀植物与水相互依存的各种生态现象的科学原理。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拉滩瀑布和黄杨沟两个景点。

拉滩瀑布是保护区内最大的瀑布,它宽有20米,落差近70米,是瑶所河到黄杨沟下侧的峡谷出口处。洞口是绿阴覆盖的喀斯特陡壁,瀑布从上层跌落,水花飞溅,像银白色的飘带悬挂在绿阴丛中。夏季水流轰然直下,水声轰鸣响彻十里。冬季细流飞泻,是高山流水的真实写照。黄杨沟是瑶所河上游河段,近千米长,沟中连片生长着几万株小叶黄杨。这种树最适宜做盆景,它们虽然高不过几十厘米,却都有百年以上的树龄。奇特的枝叶根桩造型使它看上去像一个天然的盆景园。雨季的时候,水漫在黄杨沟里,1米高的黄杨林就变成了水上丛林。春天的时候,黄杨枝头开满了嫩黄的花朵,沟里都是迷人的香气。

3.旺牌山景区:旺牌山一带的森林,至今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是徒步穿越喀斯特原始森林的主要路线。沿途景点有野兰谷、漏斗森林、叠云峰等,在这个景区可以初步了解林木是怎样在岩石上生长,喀斯特森林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等知识。旺偏川一带;同穴很多,有名的洞穴有燕子窟、沙漠洞、地狱门等,具有很高的洞穴探险价值。

旺牌山是保护区的一个防火嘹望哨和林海观景点,海拔868米,现在有简易公路直通山下。旺牌助下是一个四周封闭,从山顶到底部全被森林覆盖的峰丛漏斗,是保护区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漏斗森林,相对高差400米,由下至上林木逐渐高大荫蔽,林下苔藓植物密布,阴暗潮湿。到了漏斗底部,人迹罕见,抬头看藤萝穿串缠绕大树之中,低头看腐叶满地,到处是长满蕨类的枯树,还有流淌的清泉,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了神秘的热带雨林。

4.板寨景区:这是板寨至白鹇山核心区的总称,是三岔河旅游区的一个独立景区,距三岔河6千米,是一个进行科学考察的景区。在白鹇山和观测站一带只允许科学爱好者等特殊游客参观考察,还没有对一般游客开放。

白鹇山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地处黔桂两省交界处,一山横跨两省,因人迹罕至、森林原始,栖息着众多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俗称寒鸡)而得名。板寨是在群峰环绕中的布依民族村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七军曾在此活动。

5.露营地:即将开营的有甲乙国际生态露营地(尧所与五眼桥之间)

6.洞腮小寨: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