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景点

介绍湖北天门?

时间:2024-12-05 10:47|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介绍湖北天门?

天门,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成员 。清雍正四年(1726年)因境内天门山得名“天门”,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江,西靠荆宜,东临武汉。

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中国内陆最大的侨乡,其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均居湖北县域之首,2015年末常住人口129.2万人。作为中国蒸菜文化、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天门自古被誉为“三乡宝地”,是闻名全国的“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茶文化之乡”。

天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秦始置竟陵县算起,天门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自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始,历隋、唐、五代、北宋、南宋,至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天门先后7次为郡 (州、专署) 治所驻地,计500余年。市北郊的石家河遗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标志着天门拥有长达5000多年的文明史。199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2002年,湖北省将天门市纳入武汉城市圈。

天门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已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创新创业中小城市百强,均居湖北前三。2015年,天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1亿元,经济增速达9.7%,居全省第一。

二、焚天门介绍?

焚天门与天剑山庄、冰云仙宫、萧宗继续并称四大宗门。

焚天主阁,焚断魂。太上门主焚绝义。太上长老焚子牙。

焚绝城之前欲迎娶苍月公主,被云澈搅局,大失颜面。焚天门欲找云澈寻仇,似乎过于急切,于是用了卑鄙手段,从云澈出生的流云城掳走了他的两个家人,引诱他前往焚天门……云澈因此怒满乾坤,誓要毁掉焚天门。

焚天门绑架了小姑妈和爷爷后,云澈就一直想办法营救他们。

对于焚天门的所作所为,云澈已经忍无可忍,在救出爷爷和小姑妈后,云澈就和焚天门杠上了。

焚天门一直没把云澈放在眼里,他们很快吃了亏,焚天门几位长老分别死在云澈剑下。

三、平天门介绍?

您好,平天门是中国四大古关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平天门又名武昌关,是长江上的重要门户,是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要冲,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隘。

平天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的武昌关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多次成为南北方交战的战场。明朝时期,平天门成为了武昌城的南门,是通往江南的重要通道。

平天门的名字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石碑“平天门”三个字,这块石碑位于平天门关楼的大门上方。平天门关楼是平天门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楼,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平天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客可以登上关楼,俯瞰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欣赏到壮丽的江景。此外,平天门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明代的古城墙、城楼、石碑等,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前来探索。

平天门附近还有一些其他的旅游景点,如明朝的武汉城墙、黄鹤楼等。此外,平天门还是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周边有公园、广场等设施,供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

总之,平天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关隘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四、天门蒸菜介绍语句

天门蒸菜是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之一,被誉为中国烹饪的瑰宝之一。它以清淡、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大众的喜爱。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正式宴会,天门蒸菜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菜肴。

天门蒸菜的历史

天门蒸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根据史书记载,天门蒸菜起源于楚国的一个叫天门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发现了蒸菜的独特之处,并将其发扬光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门蒸菜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天门蒸菜的特点

天门蒸菜以其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而闻名。与其他烹饪方法相比,天门蒸菜更加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蒸菜时使用的蒸锅,可以将食材的鲜美口感完美锁住。同时,蒸菜不需要使用过多的油脂,更健康环保。

天门蒸菜的制作方法

制作天门蒸菜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和食材,包括蒸锅、蒸架、清鲜的食材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制作天门蒸菜的具体步骤:

  1. 选择新鲜的食材,如海鲜、蔬菜、豆腐等。
  2. 将食材洗净,去掉杂质。
  3. 根据食材的特点,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将海鲜剁成泥状,蔬菜切成薄片。
  4. 准备一个适合蒸菜的蒸锅,将蒸锅加热至水开。
  5. 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在蒸锅上方的蒸架上,盖上锅盖。
  6. 蒸菜时间根据食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在10分钟到30分钟之间。
  7. 蒸好后,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调料,如蒸鱼可以加入葱姜蒜和酱油等。
  8. 天门蒸菜即可上桌享用。

天门蒸菜的健康益处

天门蒸菜以其清淡的口感和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健康饮食者的喜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天门蒸菜的一些健康益处:

  • 营养丰富:天门蒸菜在蒸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 低脂低热:相比于其他烹饪方法,天门蒸菜不需要使用过多的油脂,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对于减肥和保持健康有益。
  • 清爽口感:天门蒸菜以其清淡的口感,让人吃完后不会感到油腻,有利于促进消化和保持肠胃健康。
  • 易于消化吸收:在蒸制的过程中,食材的纤维被破坏,使得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 味道鲜美:天门蒸菜虽然清淡,但是它不失美味。同时,蒸菜可以通过加入一些葱姜蒜、酱油等调料,使得味道更加丰富。

结语

天门蒸菜作为中国烹饪的瑰宝之一,以其清淡的口感、营养丰富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健康营养,而且制作简单。通过使用蒸锅和新鲜的食材,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道口感清爽、色香味俱佳的天门蒸菜。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并品尝这道美味佳肴,从而享受到天门蒸菜带来的健康和美食的双重乐趣。

五、天门附近有哪些旅游景点?

湖北天门市附近景点众多。主要景点有:胡家花园。

白马禅寺。

天门清碧寺。

天门长寿山自然风景区。茶圣故里园。张家湖湿地公园等。这里风景如画,名迹众多。是个值得旅游的好地方。

六、东西北天门介绍?

西天门,下面西海,属西牛贺洲。那里妖怪横行,地处荒芜,人人向佛。

北天门,下面北海,属北俱芦洲,那是不周山。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弄塌了,才引出女娲补天的那段神话故事。

东天门,下面东海,属东胜神洲,那是仙岛林立,其中有十洲三岛最为出名。那仙岛是散仙居住的洞府,据山海经说原来那些仙岛都是由大海龟驮着的,被某巨人国的钓了几个乌龟,于是沉了两座,还剩下那座叫蓬莱,而巨人国因为此事触犯了天帝,结果被罚身体缩小到常人大小。

七、洛阳应天门介绍?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如唐高宗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登基称帝等,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八、朝天门介绍?

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1127——1279)宋朝偏安临安(即今杭州)后,时有钦差自长江经该城门传来圣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

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2016年5月,“朝天门”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九、天门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湖南张家界

天门山

上图是在上天门山的车上拍的

这是天门山脚下的实景演出《天门狐仙》

演出的角色设定:狐王

(当时是内部人员,所以可以拍出这么近距离的照片…)

(18年年初央视的节目东西南北贺新春的张家界会场也是在天门狐仙的剧场外拍摄的)

张家界其他的景点没有照片,但是身为张家界本地人的我各大景点也去过,反正左右来说张家界是一个值得过来看看的地方,想看演出市内有《天门狐仙》,先去天门山走一趟看看这大好河山,在看一场演出,真的值得推荐,不在市内的演出有《魅力湘西》导演是冯小刚,还有一个《梦里张家界》,张家界大峡谷,森林公园,天子山,仙人溪,反正好多好多景点,过来玩了就知道了……太多说不完……

十、天门南站附近的旅游景点?

1. 天门山: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极景”,以天门洞著名。

2. 平桥古镇: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有着精美的明清建筑和人文景观。

3. 清晖园:该园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古园林,有着精美的园林建筑和多种植物,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4. 长江三峡:全球著名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风景区包含着举世闻名的三峡风光和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

5. 十里红妆:该景区是以秦汉祭祀文化、红妆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为主题的旅游区,融合文化与自然景观,深受游客喜爱。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