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庵是根据姑姑庵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宋真宗的黄麾仪仗排列是西首东尾,其中二十八宿的旗帜,例于南北两侧各十四面,北侧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黄姑星旗亦居北侧。
古人把天与地合,地与人合的思想联系起来,按照姑姑庵占居的地理位置,命名为黄姑庵。而要说明的是:最早黄姑二字是河鼓的转音,指的是牵牛星宿,又因黄姑的姑字含女字旁,转而又讹指为织女星宿。
于姑庵位于错埠岭村东南的半山坡上,现福州路西辽阳路南交口处原名“黄德庵”, 又称“姑姑子庵”。相传为唐代道士袁天罡与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所建,后衰落。明初,于姓人氏在此安身立户,渐成村落,名“错埠岭”,是先有庵后有村。 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一于姓道姑出资在原黄德庵旧址兴建道庵一座,得名于姑庵,无宗无派,至今已过500余年。
于姑庵在明成化年间建成时,有殿堂11 间、尼姑寮房4间、磨坊2间。1915年扩建后稷殿3间。青岛市房产管理局接管于姑庵后,在正殿西侧原尼姑寮房4间的基础上,新建尼姑居室6间,保留磨坊2间,共有庙堂26间,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
黄姑鱼,东北有野生的,太好吃了。一般都是用盐腌制了,两面粘上白面,煎的金黄,吃的是原味儿。太好吃了。
养殖的黄姑鱼就没有这个野生的好吃。
材料:五花肉500g,黄蘑菇50g,调料:老抽20g,盐5g,白糖15g,桂皮1小块,八角1颗,花椒1g,草果1粒,百果1粒,葱半根,干红辣椒2个,料酒3g。
做法
1、五花肉洗净切成2厘米大小的块儿,黄蘑菇用温水泡发30分钟。葱切段。锅中倒入油,趁油凉时放入桂皮、八角、花椒、草果、百果、葱,用小火炒出香味后,改成大火,倒入五花肉。
2、倒入老抽、料酒、白糖,把所有调料炒拌均匀后,继续翻炒5分钟,以便上色和入味。然后倒入开水,水量要没过肉面,煮开后撇去浮沫。
3、加入干红辣椒,盖上盖子,转小火炖50分钟,期间要留意锅中的水量,不够时添加少许开水。50分钟后打开盖子,加入盐、泡好的黄子菇再炖20分钟,调成大火收汤,这样才会有一层黏稠浓郁的汤汁包裹在每块红烧肉上面。
食材:黄姑鱼两条、黑豆豉15克、 水适量、 酱油5克、 糖3克、 醋5克、 葱姜各10 克、蒜15克
制作步骤
1. 黄姑鱼去鳞及内脏洗净。
2. 在鱼身两边打一字花刀。
3. 煎锅下宽油,放入黄姑鱼煎至两面金黄色。
4. 盛出备用。
5. 热锅下油,放入豆豉炒出香味。
6. 再放入煎好的黄姑鱼。
7. 加酱油,醋,糖,葱姜蒜,水炒匀,大火烧开。
8. 转小火盖盖炖10分钟,再转大火收汁盛出即可。
黄英姑七岁时,父母被财主逼死,她被抢到财主家当了"望郎媳"。十年后,她逃出虎口,被一老人收为徒弟 ,黄英姑从此练就一身好武艺。老人死后,大家推举黄英姑为大当家,率众奋起杀富济贫。不久,黄英姑的师兄耿铁锁被捕,即行枪决。黄英姑设计巧劫法场,救出耿铁锁,但又遭敌人包围。正在紧急时刻,红军政委刘青林率领化装的战士们掩护他们突出了重围。黄英姑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 路。她的队伍被改编为工农红军,刘青林被任命为党代表,黄英姑担任团长,耿铁锁任团副,开往洪湖地区作 战。耿铁锁心怀不满,与叛徒银生暗 中勾结,密谋分裂投敌。刘青林赶来劝说,却遭银生杀害,耿铁锁落荒逃走。黄英姑飞骑追赶,耿铁锁不念师兄妹之情,竟向英姑开枪射击。黄英姑大义凛然,亲手击毙了耿铁锁。不久,黄英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白姑鱼和黄姑鱼都是姑鱼的一种,在肉质、口感以及食用方法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黄姑鱼和白姑鱼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颜色上,黄姑鱼从外观看颜色发黄,通体金黄,较似黄鱼,而白姑鱼的外表则是白色的
白姑鱼,是白姑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白姑鱼属。地方名白姑子(上海)、白米子、白口、白江(浙江),是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多散栖于水深40-100米的泥沙底质海区。
黄姑鱼是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鱼类,又叫罗鱼、铜罗鱼、花蜮鱼、黄婆鸡、黄姑子。是一种暖水肉食性底层鱼类,在6-30.5℃的水温范围内,能正常生活,最佳的水温为18~28℃,适宜盐度范围14~3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之一,茶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而位于中国福建省的乌岽大庵村古茶园则是传承百年的茶文化宝藏,以其独特的环境、丰富的历史和出色的茶叶品质而闻名于世。
乌岽大庵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地处武夷山脉核心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古茶园内种植的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闻名海内外。乌岽大庵村是中国国家级茶产区,被誉为“中国武夷乌龙茶的摇篮”,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茶叶品质。
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历经揉捻、发酵、烘焙等多个工序制成。乌龙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备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在乌岽大庵村的古茶园中,茶农们秉承百年传统,采用纯手工的方式制作茶叶,保留了乌龙茶独有的风味和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鉴别出纯正的乌岽大庵村乌龙茶。
乌岽大庵村历史悠久,茶叶种植可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古茶园内的茶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茶叶爱好者前来观光和品尝茶叶。乌岽大庵村的茶叶种植和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已经成为这里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乌岽大庵村的茶叶制作工艺凝聚了多代茶农的智慧和经验,其制作工序繁琐严谨,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茶叶采摘后要经过揉捻发酵等工序,最后才能得到优质的乌龙茶。这种传统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乌龙茶的原汁原味,更让乌岽大庵村的茶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享有盛誉。
乌岽大庵村的茶叶种植采用有机耕种方式,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茶树生长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根系吸收的是大自然的精华,茶叶品质更加独特和高尚。古茶园保存了大量的野生茶树品种,茶叶的品质纯正,滋味醇厚。乌岽大庵村的茶叶经过精心的制作工艺,每一口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乌岽大庵村作为中国武夷山乌龙茶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区,是茶文化的重要地标之一。这里的古茶园不仅仅是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基地,更是一座蕴藏着丰富的茶文化和历史的宝库。
乌岽大庵村每年都会举办茶文化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茶文化爱好者。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茶叶的采摘过程,品尝到正宗的乌龙茶,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茶文化节,乌岽大庵村还有茶文化博物馆和茶艺馆等相关设施,供游客们参观和学习。茶文化博物馆展示着乌岽大庵村茶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茶艺馆则向游客们介绍茶道和品茶禅修的精髓。
乌岽大庵村古茶园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之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用尽心力种植和制作着优质的乌龙茶,将茶文化传承下去。如果你是一个茶叶爱好者,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千年古茶园。来乌岽大庵村,感受浓厚的茶香,探寻茶文化的底蕴,品味这片土地上的茶文化宝藏。
黄姑鱼,又叫春子、春只。长得很像叫姑鱼,但体型比叫姑鱼大的多。肉质媲美黄花鱼,固有“二月春只假金龙”之说
白姑鱼好吃些
白姑鱼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以及矿物质。白姑鱼清蒸最好吃,且能够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营养物质。
首先摊开鱼身。适量盐撒在鱼身上,两面都涂抹均匀,腌制十分钟,盘底铺适量姜丝,盖上鱼,再撒适量姜丝,少许蒸鱼豉,然后上开水锅中蒸七至八分钟即可,开盖后趁热放少许香醋,少许生抽,鸡精。最后撒上葱段,烧适量热油一浇,即可上桌,一定要趁热吃。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