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驾游

赤壁怀古自驾游攻略:探寻三国历史遗迹

时间:2025-04-10 03:46|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赤壁怀古自驾游攻略:探寻三国历史遗迹

赤壁怀古自驾游攻略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那么赤壁绝对是一个让你心驰神往的地方。赤壁这座地名源自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奇故事。自驾游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规划一次精彩的赤壁自驾之旅。

路线推荐

自驾游赤壁,最佳路线为从武汉出发,沿着长江两岸前往赤壁景区。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途经的风景也绝对让你大饱眼福。

行程安排

出发前,需提前准备好自驾车、导航设备、行车证件和相关保险,确保行程安全顺利。一早出发,沿途欣赏长江两岸的美景,抵达赤壁景区后,首先参观赤壁战国遗址,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之后可前往周边的赤壁文化景区,游览赤壁博物馆,感受当时的历史文化氛围。

美食推荐

赤壁当地有许多特色美食,如赤壁豆腐、赤壁鸭脖等,务必品尝当地特色小吃,体验地道的赤壁风味。

注意事项

  •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驾驶安全。
  • 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
  •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明出行。

希望以上赤壁怀古自驾游攻略能帮助你度过一次愉快而难忘的旅行,感谢阅读!

二、三国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中的三国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令人着迷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三国历史典故。这段历史时期发生在公元184年至280年之间,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时代。三国时期的故事充满着英雄、战争、权谋和背叛,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

三国历史典故源于《三国演义》,这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被广大读者奉为经典之作。小说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又加入了许多艺术改编,使得故事更加精彩纷呈。

三国历史典故中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之一是“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对抗曹操。诸葛亮设计了一出关键的计策,利用火烧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大军。这场战役被后人誉为古代军事历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另一个脍炙人口的三国历史典故是“三顾茅庐”。当时,刘备正在寻找能够助他统一中国的贤才。他听闻荆州军师诸葛亮才华卓越,于是三次派人去拜访他。尽管诸葛亮最初对刘备的计划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成为了他的重要幕僚。

除了上述两个典故,三国历史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值得一提。例如,关羽的义举、孙尚香的智慧、司马懿的权谋等,都成为了经典的三国时代人物形象。

三国历史的影响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智勇谋略、民族意识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成为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参照。在这一时期,各个统治者通过军事力量和权谋手段争夺权力,这对于后世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

其次,三国历史典故中的英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经典的形象。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忠诚等,都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影响了后世。这些形象常常被引用来形容人物的优点和缺点。

此外,三国历史典故也在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绘画到戏剧再到电影,三国时期的故事被数不清的艺术家们演绎出来。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赤壁之战”的各种表演版本,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三国历史典故的教育意义

三国历史典故并不仅仅是一段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它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领导力和管理技巧的经验。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君主在政治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为我们探讨领导者应该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应对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次,三国历史典故中的智勇谋略对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诸葛亮的奇思妙想和计谋、曹操的权谋手段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最后,三国历史典故还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斗,更是民族之间的竞争。典故中展现出的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激发了许多人对国家的热爱。

总的来说,三国历史典故是中国历史中一段极具影响力的历史时期。它不仅仅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形象,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三国历史典故,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启示,同时也能够体味中国悠久历史的魅力。

三、三国历史详解?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他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

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

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四、三国真实历史?

真正三国的开始为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三国结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并不像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英雄辈出的年代,而是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从我下面举出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末的人口对比即可看出。东汉末-公元157年,全国人口约有5600万,到三国末期-公元280年,人口锐减到约800万人,人口损失达到80%,可真是十室九空。

五、三国时期历史?

三国大事年表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注:lz说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为三国演义编造出来的,正史中并没有,推荐lz看三国志

六、三国历史年表?

184年2月:黄巾起义。

10月:张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

2月: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卓。

6月: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

193年: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布击操。谦病亡,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布占徐州,刘备投操。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操讨伐张绣,失败。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布攻打备,破小沛。

12月:操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绣降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操。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备讨伐术,术病死。

200年: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操偷袭乌巢。

201年:操败绍于仓亭。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绍病死。

203年:权讨伐黄祖。

204年: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操平定青州。

206年: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6月:操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

7月:操南征表。

8月:表病死。操杀孔融。

9月:刘琮降操。

11月: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备与权之妹成亲。

210年: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211年:操攻破马超。备入川。

212年10月: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权攻破宛城。

7月: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操征张鲁。

11月: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权。

216年:操称魏王。

217年2月:操进攻濡须口,权败。

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220年1月:操病亡。

10月: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223年4月: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8月: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226年: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亮上书北伐。

228年: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231年:亮第五伐中原。

234年:亮六出祁山。

8月: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5月: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8月: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8月:幽州刺史毌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9月: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10月: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

11月:毌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5月: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毌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

246年:毌丘俭两破高句丽。

247年: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248年: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

250年:权废孙和为庶人,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7月:懿亡。

252年: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

254年9月: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

257年: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6年2月:东夷八国归化

7月:东夷十七国内附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月:东夷六国来献

279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280年:西晋灭吴,皓降,吴亡。

七、三国历史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1夏侯渊饿死幼女活亡弟孤女,这位貌似就是张飞的老婆。2杜畿治理河东,百姓爱之,后来曹操征讨韩遂马超,河东一郡之地与韩马叛军的地盘交界,始终不曾反叛并成为曹操的粮仓,后来曹操攻打汉中,杜畿征调五千民夫运粮,民夫相互约定勉励: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最终没有一个人逃亡。3司马朗随夏侯惇臧霸等征孙权,到了居巢,当时正好碰上瘟疫,染病的人很多,司马朗亲自去巡视慰问士卒,给士卒送药,因此自己也染病去世。4汉末天下大乱,司马芝带着母亲避难,遇上强盗,同行的人都抛弃老弱逃跑,只有司马芝留下来守护老母,强盗把刀放到司马芝面前,司马芝扣头请求说:我的母亲已经老了,能不能活就全靠诸君的意思了。强盗们因此说司马芝是孝子,杀了他是不道义的行为,因此母子皆免于难。5廖化在荆州被孙吴擒获后投降,内心不愿为孙权效力于是假死带着老母逃回蜀汉,半路遇到刘备的大军。6令狐愚与王凌谋划政变被杀,无人敢为其收尸,马隆曾经为令狐愚的宾客,因此收而葬之,并为其守孝三年。7向雄曾经为王经的主簿,后来王经因为忠于曹魏被杀,向雄在市集上为其哭丧,市集上的人听了都为之悲伤,向雄曾经被刘毅无端鞭打,又被吴奋因为一点小事关进监狱,后来向雄入朝与这两人一同做官,向雄始终不与他们说话,司马炎听说后要求他和刘毅吴奋和解,向雄于是去刘毅家里对刘毅说:刚才接受了诏命,现在君臣之义断绝怎么样。然后就离开,司马炎因此很生气,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坠入深渊。刘毅与我不成为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友好关系呢?” 司马炎听了也没办法,只好同意。向雄当初被关进监狱是钟会救了他,后来钟会因为造反被杀,尸体抛弃在荒野之中无人敢收葬,向雄再次将其下葬。司马昭听说后很生气,召见向雄说:过去你哭王经我可以不问罪,但现在钟会是因为谋反被杀,你去收葬他,我再不问罪,置王法于何地?向雄回答说:以前先王处理罪人,仁德润泽朽骨,难道都是先占卜功过才能下葬吗?现在钟会已经被杀,在刑法上已经合乎法理了,我出于道义安葬他又有什么错呢?法令在上面制定,道义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使我立身在有违生死常理的时代呢,再说殿下您把钟会的尸骨抛弃荒野,将来作为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非常可惜吗?司马昭因此才非常高兴,与向雄宴饮交谈之后放他回去。

八、如何评价三国中关羽的历史形象?

关羽的形象么,有忠有义,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是五虎上将里唯二的帅才。

曹操对汉献帝有不尊之心,云长欲杀之,是为忠;

降汉不降曹,知晓大哥消息,护送二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是为义;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可谓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惜乎云长为人过于高傲,镇守荆州不能遵从孔明联吴抗曹的战略,致使败走麦城,不但丢了荆州,连累兄弟三人相继离世,陆逊夷陵一把大火也烧掉了诸葛亮苦心经营多年的家底,蜀汉复兴之大基业,亦败于斯。

惜乎云长,若如子龙般听话,三国鼎立之结局,以蜀汉一统天下,亦未可知。

九、三国张璇历史?

张嫙,三国时期孙吴将领张布之女,孙皓后妃张媱的姐姐。初为卫尉冯朝之子冯纯的妻子,后为孙皓后妃,册封左夫人。

因孙皓诛灭张布,张媱口吐怨言,被暴怒的孙皓下令棒杀。后来孙皓怀念她的容颜,于是询问侍从:“张布还有女儿吗?”侍从回答:“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已故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于是孙皓夺走了冯纯的妻子张嫙,纳入宫中。

孙皓颇为宠爱张嫙,册封其为左夫人。昼夜嬉戏,纸醉金迷,不理朝政。后来张嫙也去世了,孙皓非常悲伤,下令以最高的规格埋葬张嫙。

十、三国历史架空小说?

脚镣——柳无盐异世孽缘——绝歌秋水长天·乱红颜四禽兽VS四花魁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