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悄悄告诉你 南京2010作文
【审题指津】
从标题所赋予的情调而言,适宜于写记叙性文体。
叙述的角度应是第一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易于发掘生活中积累的材料,唤起自己的记忆、情感,使抒写的内容真切、具体、细致,便于在叙述过程中交错穿插议论、抒情,或者变化叙述的顺序、手法,使行文灵活多姿,不至呆板、空洞、乏味。
“悄悄”,是一种情态,是在安静的,没有其他人或者根本不见倾诉对象的情况下诉说的内心世界,是至诚至真,贮存在自己心头而对方可能不知晓、没有体味到的情感、意义、用意等。这样的文章应该是直抒性灵的文字,不带任何矫饰、虚伪、夸耀成分。
告诉的方式可以是以记叙为主体的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用重视情境的描绘,以渲染、烘托情感。也可以书信、日记、散文的形式。
倾诉的对象“你”实际是虚指,没有确定的受体。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一面之交的人,也可以是老师,某次打过交道的人,还可以是宠物或者其他的花草、游鱼动植物等,甚至是有所寄托的江河日月,烟雨云雾等等。当然,面对的是大自然的每一个星球,动画世界中某一个虚拟的角色,也不能算偏离题意。
《让我悄悄告诉你》
秒针一圈一圈地舞蹈着,步履轻轻的,携起你的手,悄然转出那个十四岁。
你藏不住的犹豫,回眸,默默里,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欢笑的你,流泪的你,沉思的你,茫然的你……还有爸爸、妈妈、老师、朋友……一个个扮演你生命里的重要角色,总是若即若离地停在你的记忆里,使你爱恨交织。此刻,你一遍一遍地呼唤,一次一次地想拽住与他们在一起的那种快乐,却想起了昨天的你。
昨天,你还是那个怯畏的小女孩。在学校,你被别人吓唬得哇哇大叫时,便没头没脑地左冲右撞,硬往别人背后钻。回头,你还沾沾自喜地说:“我那时跑得可快了,你们谁比得上我?”在家里,爸爸不让你泡热水袋,你越想越不服气,哼哼着,神魂颠倒地往爸爸鞋里倒了水。就这样,你在房间里窝了整整一天呢,心里哎呀哎呀地直叹气,只要门外一有脚步声,不禁就紧紧地咬着牙。哈哈,你胆小啊,却长着爱冒险的性子。
昨天,你还是那个爱哭的小姑娘。你总是小心翼翼的,在老师面前做着“好学生”。要是哪次考试考砸了,你就不敢看老师的眼睛,虽然脸上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那股酸劲老是往鼻子里泛。倔强的你,咬着牙,当着别人的面把自己的泪擦干,又破涕为笑了。于是,朋友们每次都拿不准你到底是在哭还是在笑呢?
昨天,你还是那个痴想的小丫头。一会儿想变成鸟儿,一会儿想变成孔雀,一会儿想变成孙悟空,一会儿想变成柯南……没错,你现在想当一个作家。我知道,你不在乎作家头上的光环,别人也没说你做“白日梦”,毕竟,你肚子里还有点墨水哩。你美滋滋地想着,快乐的时候,在纸上天马行空,沉闷的时候,看看周围的风景,酝酿酝酿感情。你喜欢那种下笔如水的畅快感,你喜欢把你心中的小秘密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字眼,你更喜欢在纸上写出一个真实的你!
你拿着笔,这笔太沉重了—昨天的你究竟是怎样的呢?但你又觉得它很轻盈,那是你的笑容在跳跃,昨天的你,是否已经找到阳光的足迹?昨天的你,是否还在黑夜里徘徊?
你还是你,我不愿意把你分割成“昨天”和“今天”。但,你丢不到昨天浸满泪水的回忆,你忘不了那一次次成长的刺痛。没有人更了解你,请你不要犹豫,鼓起勇气,酣畅淋漓地写出你的明天—眼前崭新的十四岁!
让我悄悄告诉你……
成语 解释
柏舟之誓 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负担舍舟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鸿毳沉舟 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积羽沉舟 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木已成舟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逆水行舟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飘瓦虚舟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网漏吞舟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虚舟飘瓦 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载舟覆舟 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舟中敌国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车击舟连 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沉舟破釜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风雨共舟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孤舟独桨 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借水行舟 见“借水推船”。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破釜焚舟 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顺水行舟 同“顺水推船”。
溯水行舟 逆水行船。
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推舟于陆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吞舟漏网 见“吞舟是漏”。
吞舟是漏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吞舟之鱼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盐梅舟楫 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舟水之喻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白鱼登舟 〖解释〗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柏舟之节 〖解释〗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毁舟为杕 〖解释〗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解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小隙沉舟 〖解释〗隙:裂缝。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解释〗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舟车劳顿 〖解释〗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