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驾游

探索大同到弥驼山的完美自驾游路线

时间:2024-10-11 07:33|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探索大同到弥驼山的完美自驾游路线

前言

自驾游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旅游爱好者首选的出行方式,能够自由掌控时间和路线,让每一处风景尽收眼底。今天,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从大同弥驼山的自驾游路线,帮助您规划一段难忘的旅程。

目的地概述

大同,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而弥驼山则是一座迷人的山脉,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两地之间的自驾游不仅可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还能深入了解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

自驾游路线规划

从大同出发到弥驼山的自驾游路线大约为300公里,预计需时4至5小时。以下是详细的路线规划:

  • 起点:大同市 - 出发前可以在市区游览大同云冈石窟等著名景点。
  • 首先选择G209国道 - 沿着G209国道驶出大同,途径美丽的田园风光。
  • 途径阳高县 - 可在阳高县短暂停留,体验当地的美食和文化。
  • 继续前往左权县 - 左权县风景如画,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脉和河流。
  • 最终抵达弥驼山 - 到达山脚后,可以选择徒步或驾车攀登,享受山上的美景。

沿途必游景点

在从大同到弥驼山的旅途中,有几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 云冈石窟 - 世界文化遗产,以雕塑艺术闻名。
  • 大同博物馆 - 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 隋唐大明寺 - 古老的寺庙,充满了宁静的氛围。
  • 阳高老街 - 体验传统的山西文化和美食。

自驾注意事项

在进行自驾游时,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 检查车辆状况 - 在出行前保证汽车的轮胎、油量等状况良好。
  • 规划路线 - 提前利用地图软件规划准确的行驶路线。
  • 遵守交通规则 - 切勿超速,保持安全驾驶。
  • 备足现金和证件 - 以防在偏远地区遇到需要现金消费的情况。

美食推荐

自驾游当然少不了美食,以下是一些沿途的推荐:

  • 大同刀削面 - 地道山西面食,手工制作,口感绝佳。
  • 阳高黄米饭 -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
  • 左权羊肉泡馍 - 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美食。

结语

大同弥驼山的自驾游线路不仅适合家庭和朋友,也适合独自旅行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对自驾游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顺利开展您的旅程。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我们相信这将帮助您规划一段难忘的旅程!

二、黑驼山多高?

黑坨山是军都山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1534米,位于怀柔城区西北约 40公里的西栅子村北4公里处,属于怀柔、延庆二县交界处,当地村民将“黑”读为第三声。天气晴好时,能在黑坨山顶俯视崇山峻岭中绵延的古长城,唐长城与明长城在此处交汇而后各自飞入北、西、东的群山之中,南面与黑坨山相对的便是箭扣长城。

三、驼山有多高?

408米。

驼山,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城西南,离城6公里,坐落在瀑水涧西岸,北衔楼喽山一脉、南接南陀山、东面云门山,西面遥望玲珑山。驼山主峰海拔408米,山势悬崖耸空,峭壁峥嵘,为古青州八景之一的驼岭千寻。驼山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之所以引人注目,闻名遐迩,是这里有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

四、云门山和驼山的区别?

两者的地理位置不同,云门山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磨脐山,向西与驼山瀑布涧遥遥相望。驼山名为“驼岭千寻”,与云门山东西相望。驼山主要以他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而闻名海内外,驼山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五、驼山好玩还是云门山好玩?

驼山和云门山都是青州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驼山因其山形似驼而得名,除了拥有美丽的天然景观外,还以众多的石窟造像而闻名。这些石窟造像历史悠久,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内外游客所瞩目。驼山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地质公园,游客可以在此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质变迁。

云门山则以其山势巍峨、松柏苍翠而著称。山顶的天然穴洞——云门洞,是云门山的一大特色。每当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因此被誉为“云门仙境”。此外,云门山还是古青州胜景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总的来说,驼山和云门山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无法简单地说哪个更好玩。如果您喜欢历史文化和地质公园,那么驼山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您更喜欢自然风光和云雾缭绕的仙境,那么云门山可能更适合您。无论您选择哪个景点,都可以享受到青州的美丽和魅力。

六、驼梁山山底海拔?

2281米

驼梁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平山县西北部,距石家庄市150公里,景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主峰为平山、阜平、山西五台县三县界峰,海拔2281米,为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

驼梁山

驼梁山千山披翠,万瀑齐飞,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连绵不断的瀑布构成景区最具特色的景观。在三万多亩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中,共有686种植物和100多种野生动物。密林中飘舞着数百条瀑布,千姿百态,飞珠溅玉。

七、青州驼山的传说?

驼山的佛教石窟造像,在驼山主峰东南崖壁。有五处洞窟,一面摩崖造像,共638尊佛像,大者近七米,小者不足方寸,形态各异,精美绝伦。而说到驼山石窟的兴起,还离不开中国历史上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

东晋义熙八年,也就是公元412年的一天,山东青州的太史李嶷率领仆役,匆匆忙忙地来到海边。他看到一位僧人,大概六十多岁,面容憔悴,像是长途跋涉归来,于是上前问道,'可是西行天竺的法师?'僧人点了点头。

太守李嶷异常激动,素信佛教的他请僧人到舍下一叙。这位僧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显和尚。

东晋隆安三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他历经十余载,先后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通过口授笔录,抄写佛教典籍,求得经律。

东晋义熙八年夏天,法显搭乘商船,准备抵达广州登陆回国,不料航行途中遭遇风暴,商船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多月,才在山东青州长广郡崂山南岸靠岸。青州太守李嶷听闻法显大师历尽艰辛,求法回国,便亲自将法显迎到青州,在此住了一冬一夏。

八、狮驼山有多大?

是狮驼岭,狮驼岭,又名狮驼山、八百里狮驼岭,是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地名。

它为青狮、白象、大鹏三魔王占据,有四万七八千小妖,是《西游记》原著中小妖明面数量最多的一股势力。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

土地公公拄着杖,对八戒说:"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座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

九、大连驼山岛景区?

大连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驼山乡境内,在辽东半岛西海岸辽东湾中段。大连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是集海水浴,日光浴,沙浴及垂钓,狩猎,水上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面积2243.1公顷,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森林面积1920公顷。

十、青州驼山好看吗?

青州

青州西南有一座山,状如骆驼,所以叫驼山,也叫佛山,因为这里有着数百座佛像。山里灌木丛林,自然而然的也就生机勃勃了。趁着小长假,我有幸登上了此山。

进得山门,上了山,仰仰头,天高高的,中午的阳光垂直而下,满山寂静,人影也没有。遥远处传来鸡鸣,仅仅的一声,如水的波纹,在光尘里荡开,一圈儿一圈儿,渐远渐逝,远远地沉淀了下去山脚的拜佛台。台侧筑堰,台上构亭。亭侧立定,虔诚地躬下身子,凝了神,向东南方平视,猛然里就见了佛,是巨佛,由九座起伏的山崮连成的。宝瓶式的发髻,高高地起了,两颊棱角分明,双目深深地陷下:青松做了眉黛,那片草木,就蓄起了胡须,回归了佛祖的本来面目;那修长挺直的鼻梁下,是微启的唇,笑对着苍穹。这巨佛头像,巍巍然,长五里有余,沐浴着风雨,静静地卧在这里,有一千多年了。

石鼓凳上坐定,悠然间不觉敲打着石桌,“砰”然回音,那韵,就似长空里传来的钟鸣,令人梦醒。这望云亭,约略是东眺云门山的佳处。望一眼云门山,那山如佛冠的剪影贴在了东天上,那殿,那亭,那阁,那门,隐约里就如佛冠上的簪和珠,似有若无地摇曳。躬身再看那巨佛,巨佛安祥地仰望着苍穹碧空碧空里有白云,一朵朵,一团团,当是观音菩萨驾的祥云了。正疑心那云是从普陀山来的,一群云雀就从山侧的松间窜出,从眼前掠过,鸣叫着向山上飞去,它们也是去寻佛从望云亭登山,依然是层层的石阶,只是更规整了一些,也更陡峭了一些。

两侧的松一排排,静静地,默默地肃立着,冠与冠连结了;松下的巨石盘礴,层层叠摞,如佛的莲座。顺着石阶向上望去,就见一道绿色的长廊从天上垂挂下来,管窥尽头,尽头的葱绿里就显出一抹橘红色的墙,墙侧是幽深的门,洞开着。

登了一千多级台阶,到了尽头,原来是东天门。门楣墨青,檐角高挑,门外三五株金刚、罗汉般地矗立在那里。南侧是去佛窟的月门,门侧对联曰:“驼岭千寻古州胜景,石窟万载华夏灵光。”还是先去瞻佛,舍东天门不入,就进了这月门。

月门内,是宽阔的雨道右侧,悬崖壁立着,似乎要把所有的生命体抖落,然而苍松翠柏却自石间生出来了,枝干虬曲,生机勃发。在那松柏间排列着五个佛窟,上自南北朝,下至李唐,在绵延的500年里,青州的能工巧匠在这里雕凿了638尊佛像。这群雕佛像大者,高两丈余,小者,仅盈寸而已。有端庄的佛祖,有亭亭的菩萨,还有在欢门内潇洒随意的太子思维像;有飞天那裙裾当风的飘逸,又有护法神那怒目环睁的雄武。一尊尊佛像端庄安祥地注视着世间,供养人就虔诚地跪拜在佛前了。

敬立在最大的那座佛窟前,肃穆瞻仰。几百尊佛像,环绕着主佛释尊。释尊神态安然面如满月,慈眉善目,若睁若合间四溢了无穷的智慧;阔大的耳轮垂于腮际,双唇微启似与非语里启迪着众生;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安谧慈肃,静坐在莲台上。沿着主佛像的目光,东南望去,那巨佛,在山下时不觉其高,接近了山顶,却不感其低,依然静对着苍穹长空。人有多高,佛亦多高,这佛也是恒顺了众生的。瞻过了佛,紧走几步,就登上了驼岭。驼岭的松,密密层层,翠色连云。干挺拔,冠团团,静静地、淡淡地立着,亦如佛。

走过几盘石,绕过了一片松又是一道门。这门是两块巨石相对而成的,颇得了天然的趣味。紧靠着的是天泉、天河、五龙池组成的“三清”境界,神仙居住的地方,高高的吴天宫就座落在这里了吴天宫约建于宋,元代做过翻修,眼前的建筑是近人重修的。第一层青石叠摞为门层的阳台可作戏台,楼内供了菩萨。吴天宫本道教的建筑,在这里佛道和平共处了。吴天宫前后,自元至今,碑碣林林总总,计100余幢,多为祈雨有应,众善题名,重修碑记,自成了一道风景。北端的七宝阁,立在陡峭的石崖上,两层建筑未用一砖一木全用青石砌就,即使窗扇也用一方石板透雕而成。

这是少有的无梁殿,无论从建筑学还是美学上都是值得称道的。沿天河东下,山路旁是古松树,风来,萧萧瑟瑟,隐约里是千佛寺那边传来的经声。在隐约的经声中,不经意间又回到了东天门,门内那几株古柏,铸铁般的干,皲裂着,朦胧里如刻着的经文;那西北侧的枝叶让朔风磨砺得突兀了,如面壁的佛旁曳别出,如巨佛的臂。这里真是别具了洞天啊!出东天门,北侧是净海池。水澄澄碧碧,其上,青青的岩石间,扭出一松亦如佛尊端坐于磊磊的巨石上,太阳西斜了,敬仰着东南方的山体巨佛。缓缓地走下山来,似乎感到这树,这石,皆所化,那远远近近的固,也如一尊尊佛打坐在那里。

斜照里,这驼岭也如巨佛,光芒四射,人就披了这佛的光芒,逍遥下山而来。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