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驾游

旅游发展规划还是旅游产业规划?

时间:2024-11-10 23:04|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旅游发展规划还是旅游产业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二、从成都自驾游到乐山,旅游路线应该怎么规划?

成都到乐山自驾游,距离并不是很远,但由于近期成乐告诉扩容封路的原因,建议多参考导航。

乐山两大景区: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下面是我和对象自己去景区的经历,供参考。

第一天:自驾到五显岗车站,乘坐景区大巴上山到雷洞坪(1小时左右),在此住宿一晚。酒店宾馆最好提前预定好,上山时间也不用太赶,酒店入住后能预留1.5-2小时周围溜达一下,这样大概就是下午3-4点入住比较合适。为了第二天能早早上金顶,溜达时可在索道处提前购买索道票。

第二天:早晨4:30-5:00起床,步行(0.5小时)去雷洞坪索道处乘坐最早的一班(大概是5:40)前往金顶,下缆车后还需步行20-30分钟。很早上金顶是为了看日出云海,很壮观很美,但需要提前了解天气状况。后面就可以在金顶逛逛,烧香拜佛。在金顶最多可能就半天时间,然后就可以乘坐索道返回雷洞坪,再乘景区观光车返回五显岗车站。这里要注意酒店退房时间,安排好行李物品的存放。当晚住宿可在峨眉山或者乐山,有时间还可以尝尝当地特色美食。

之前我和对象很幸运,第一次一起去就看见了日出云海,很美很美。9点多就开始返回雷洞坪,并且从雷洞坪选择步行下山至五显岗车站,需要花费8小时左右,很累很累,腿会特别痛,最后都是用意念在坚持。

第三天:可前往乐山大佛。高峰期的话,建议早点去,不然在大佛身边排队下到脚下需要三四个小时。半下午可以前往乐山市区(张公桥等)吃各种小吃:豆腐脑、跷脚牛肉、钵钵鸡、串串~很好吃哦。

玩儿得差不多,就可以估摸着时间返程啦。

祝旅途愉快!

(下面是我们15年用手机拍摄的照片)

三、去青海旅游该如何规划自驾游路线?

全程3000公里左右的西北大环线,也称为青甘大环线。这条自驾线路,很值得走一次。

这是西北自然风光与丝路人文历史的大集合,是目前最棒的西北线路之一,而且全程路况好,非常适合自驾。

从地图上看看这条线路,西宁出发,途经青海湖,茶卡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东/西台吉乃湖,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艾肯泉、石油小镇,进入敦煌,走河西走廊到张掖七彩丹霞,然后再回到西宁,基本是一个完整的环线,不走回头路。

第一天,西宁出发,日月山,青海湖、黑马河,茶卡盐湖,住茶卡。

第二天,茶卡镇出发,经过德令哈,大柴旦翡翠湖,大柴旦住宿。

第三天大柴旦出发,南八仙雅丹魔鬼城,水上雅丹,315公路,大柴旦住宿

第四天,无人公路,9层妖塔拍摄基地,阳关(供选择)敦煌古城到此一游,敦煌住宿。(推荐沙漠露营或者又见敦煌)

第五天,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住宿。

第六天敦煌出发,嘉峪关城楼(性价比不高,建议去爬悬壁长城)、七彩丹霞到达张掖。

第七天张掖出发,扁都口风景旅游区、祁连山大草原、门源,黑泉水库,到达西宁。行程就是这样!

当然,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加入格尔木,可可西里,察尔汗盐湖、火星基地、茫崖

四、规划旅游文案?

当规划旅游方案时,有几个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您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以下是一些建议:

目的地选择:确定您想要去的目的地。考虑您的兴趣、预算、时间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您可以选择国内或国际目的地,城市或乡村,海滩或山区等。

行程时间:确定您的旅行时间。这将有助于您安排行程和活动。考虑您可用的假期时长和最佳旅行季节。

预算规划:制定旅行预算。考虑交通费用、住宿、餐饮、景点门票、购物和其他活动的费用。确保您的预算与您的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相匹配。

行程安排: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列出您打算参观的景点、活动和体验。确保合理安排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自由活动。

交通和住宿:预订交通工具(如机票、火车票或汽车租赁)和住宿。比较价格、评价和位置,并根据您的需求进行选择。

文化和习俗了解:了解您目的地的文化、风俗和礼仪。这将有助于您更好地融入当地,并避免尴尬或冒犯。

食物和餐饮:研究目的地的当地美食和餐厅,尝试当地特色菜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旅行保险:考虑购买旅行保险,以保护您在旅途中的意外和紧急情况。

检查旅行文件:确保您的护照、签证和其他必要的旅行文件是有效的,并符合目的地的要求。

行李准备:根据目的地和季节的需要,准备合适的行李。包括衣物、鞋履、个人用品、医药品等。

请记住,这只是一个一般的旅游规划指南,具体规划应根据您的个人偏好和旅行需求进行调整。

五、西昌至贵州旅游景区自驾游线路最佳路线,怎么规划?

西昌走省道307先到泸沽湖游玩,然后走宁泸公路到宁蒗县,改走省道991到丽江,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

然后走大丽高速到大理,游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等。然后走杭瑞高速到昆明,游滇池大观楼、世博园等。然后走汕昆高速到石林县,游石林景区。原路返回昆明,上京昆高速回西昌。

六、旅游用地规划流程?

一、看市场。

市场需求决定了未来农村旅游发展的潜力和盈利方式。因此,旅游市场的判断非常重要。这里推荐一些判断指标,如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判断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城市人口规模(判断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判断潜在游客可消费能力)、城市周边景区数量和类型(判断未来市场竞合关系)、城市游客的出游频率等等。获取以上数据的途径包括购买书籍,如《城市统计年鉴》、《城市旅游统计年鉴》等;查看政府公报,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网站数据查阅,如政府旅游官方网站(旅游统计版块)、政府统计信息网(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数据等版块)。

二、看资源。

基于对旅游市场的一般理解,需要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简单评估,以确定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类型。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设置和项目设计。

三、看位置。

区位(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农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

农村旅游在确定开发位置时,要选择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区域,周边设施齐全,人员流动性大,同时,自然环境丰富,有较多宜人的自然资源。可选择处于两个(或多个)城市之间的乡村,可吸引和服务来自两个(或多个)城市的游客。

四、看交通状况。

交通条件(可达性)与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度有关。农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交通可达性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偏远,道路条件差,直接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发展农村旅游之前,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特别是与周边大城市的交通联系,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一些常用的工具是纸质交通地图图谱;门户网站的在线地图查询,如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等。

五、看政策。

农村旅游发展应注重国家和地方有关农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政府有关部门鼓励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规范农村旅游发展的规章制度;有关部门开展的创建,评估,推荐活动等。获得上述政策信息的途径是向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如农业局、旅游局等;网上查询,如农业、旅游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一般在政策条例栏中。

七、体育旅游规划内容?

很多地方体育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建设的小镇内容也都差不多。在未来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当以地方特色为基础,进行差异化打造,如利用当地的山地、生态环境,结合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一般体育旅游目的地是以一项或两三项优势运动为特色或核心引爆,做强体验,延伸产业链。

八、吉首旅游规划条例?

吉首市域层面

落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偏弱、环境保护压力大等难点问题,开辟吉首发展新天地。

规划打造“吉首城市经济圈”,精心建设“凤凰-吉首-花垣”城市带,体现“先行先试”建设理念。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及“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商贸物流中心、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中心、区域工业加工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坚持“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全面加强城乡统筹,引领全州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规划主要内容

1、市域城镇布局结构与等级规模

市域城镇形成“一中心,两轴线,三极点”的空间布局结构。一中心为吉首市中心城区,通过极化中心城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并借助城区发展,带动州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两轴线为东西向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轴和南北向沿G209国道、S229省道经济发展轴,形成市域发展的交通走廊及经济走廊,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城镇发展轴。三极点为河溪、马颈坳和矮寨三个重点建制镇,分别作为东南、北、西的中心节点,带动周边镇村的发展。

规划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市域城镇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为中心城区,即吉首市区,规划城镇人口50万人。二级为3个中心镇,即马颈坳镇、矮寨镇、河溪镇,规划城镇人口分别为1万、0.4万、0.35万人。三级为3个一般乡镇,即丹青镇、太平镇和己略乡,规划城镇人口分别为0.24万、0.2万、0.2万人。

九、怎样规划旅游路线?

首先确定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是品尝小吃,特产,还是看风景,看历史古迹。

乘车去,还是自驾游。

几个人去,旅游几天。

来回需要几天。

预订住宿,标准,天数。

旅游需要的用品。

十、旅游产业规划标准?

1、旅游规划应上升为顶层设计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依托其综合性带动作用,已成为引领消费产业发展、引导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产业,80%以上的省区市已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旅游的发展亟需超越传统职能架构与工作目标,制订国民旅游的公共政策、国家行政资源的支持与管理政策等对接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措施。

2、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旅游成为大众消费品,“带薪休假”的加快落实,也促使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养生、养老、避暑避寒等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将对经济结构形成复合型带动效应,并催生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

3、旅游将走向多产业融合之路旅游业是一个跨产业的消费构成和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结构,涉及传统旅游业、国家公共政策以及交通、商业、农业等关联产业。旅游吸引物带来游客聚集,游客聚集形成消费聚集,消费聚集带来产业聚集,最终形成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形式和载体。

4、旅游将与产城一体化深度结合旅游通过“消费搬运”,构建了食、住、游、购等综合性终端消费经济链;形成了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带来了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品牌提升等利益;带动了周边土地升值。可见,旅游产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持,这也决定了其将成为产城一体化的最优选择之一。

过去的旅游地产更多强调的是占据旅游资源,拥有美景即可,而现在的旅游地产更加强调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旅游地产就等于同时投资了观光游和休闲游两个市场,因为旅游地产产品一般会临近风景区,可以为客户提供观光游服务,所以,旅游地产投资是双向的。我们更鼓励地产投资进入旅游地产市场,我们觉得风险相对较低。”

5、旅游对扶贫的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旅游恰恰是为落后区域和发达区域寻找平衡的最好工具。它把经济较发达、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区域的人群,搬运到旅游产品供给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将城市的消费力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力,为民生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血脉,实现旅游扶贫。

6、“互联网+”让旅游进入全新局面旅游是移动生活,互联网与旅游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旅游成为生活体验的主渠道,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触动的爆发力。互联网时代,旅游传播力大幅提升,线上线下形成顺畅的沟通网络。“互联网+”下的旅游大数据、O2O等资源及理念,为旅游产品创新、商业配套调整、全方位精准整合营销、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构建等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7、区域联合应是重要发展方向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将对旅游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十三五”时期的旅游发展,应把握区域联合的机遇,借助互联网与高铁快速发展的东风,超越以往仅在路线和产品方面的合作,走向互联互通、文化融合、品牌合作、资源共享的新阶段,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8、旅游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与升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成为重点。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尤其表现在对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建设中。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