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城市象征—威镇阁,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98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2007年福建省GDP9160.14亿元,位居全国第十。人均收入、人均GDP也在前十,总体说不错的,但是和沿海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还是有差距的
闽南经济肯定是福建最发达的地区了。泉州、福州、厦门、漳州列福建城市GDP总量的前4强。
漳州GDP总量很高,但是人均GDP在福建处于中游水平,和厦门、福州、泉州的差距比较大。其他经济指标也不错,基本上仅次于泉福厦。GDP总量排全国82。
这是漳州的统计公报,你可以看看,对漳州07年的经济了解一下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从人文历史考证,闽台文化原属一体。其母体为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布袋戏是闽文化在台湾的移植和延伸,通过闽台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两岸木偶艺术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感。在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和影响。闽台布袋戏同根同源,这对漳州布袋戏艺术的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现代的文化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仰恩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福建漳州师范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
国立华侨大学
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
福州大学
福建农业大学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建筑专科学校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卫生技术学院
福建音乐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闽江学院
龙岩学院
福建警官学校
漳州教育学院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于公元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25年的历史。说明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漳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6°53′-118°09′、北纬23°32′-25°13′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是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市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拥有福建省第一大平原--漳州平原。全市总人口452.6万,有汉族、畲族、高山族等22个民族居住在漳州。辖八县一市二区,即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漳浦县、诏安县、云霄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长泰县和华安县,下设120个乡、镇、街道。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34.7亿元,农业总产值205.0亿元,工业总产值59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2.4:37.2:4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7亿元,出口总值7.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4亿美元,财政总收入27.8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7.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1元。 漳州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